第二
理想與現實畢竟有其差距,上述的猶太人信仰理念和其實際的歷史遭遇難以調和,但是猶太人為了堅持理想,也就是為了不違犯「神」與「選民」之間的「約」,遂在其現實生活中,灌注許多令人驚異的超越成份。
舉例而言,第二聖殿在公元七十年被摧毀之後,猶太人的信仰重心轉移至經典的背誦和研讀,形成外人難以理解的「經典主義」。但是對於虔誠的猶太教徒來說,《陀拉》即是聖殿,早晚讀經「宛如」蒞臨聖殿,在神聖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獻祭」,重溫神、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又第二世紀註解《陀拉》的《密須那》,共分六大領域,包括1、「種子」(Zeraim):有關《陀拉》中的農業事宜;2、「定時」(Moed):有關宗教曆中的節慶;3、「女人」(Nashim):有關結婚、離婚、誓約;4、「損害」(Neziqin):有關民法和刑法的判定;5、「聖物」(Qodashim):有關聖殿獻祭;6、「潔淨」(Tohorot):有關宗教和儀式上的潔淨或不潔淨規範。
這些依土地、農業、聖殿之存在而設的律例典章,在失去土地和聖殿不存的狀態下已無實際意義,但是猶太人勤加研讀,「宛如」他們就在聖殿敬拜,「好像」就在迦南美地耕作,以虛擬替代現實,藉超越消弭歷史的悲劇,除卻人間的鬱悶和傷痛。
猶太人這種「宛如」和「好像」的虛擬和堅持,其實普遍施行在各層面的宗教和生活領域。中古「猶太社區」(ghetto)即是「聖地」的再現,婚禮時以「生養眾多、回歸耶路撒冷」為祝福,死亡時則期待屍體返葬「聖地」,靈魂(ruah)則重歸亞伯拉罕的懷抱為最大願望。猶太人在困頓的現實生活中不忘神聖國度的存在,並且假托儀式時相往返,此一永恆回歸的渴望,充塞兩千五百年的猶太教歷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