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星」定義 :
(a) 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b) 質量必須大得使其自身的重力足以抵抗剛體結構強度,使球體維持靜態平衡(近乎圓球形)的外型
(c) 清除了軌道鄰近區域中的物質。各行星基本資料請參考太陽系FAQ之「行星新定義」。
「矮行星」的定義:
(a) 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b) 質量必須大得使其自身的重力足以抵抗剛體結構強度,使球體維持靜態平衡(近乎圓球形)的外型
(c) 無法清除軌道鄰近區域中的物質
(d) 不是衛星。因此,冥王星是海王星外天體的矮行星中,最重要的代表星體(prototype)。各矮行星基本資料請參考太陽系FAQ之「矮行星新定義」。
「清除軌道附近的物質」:
沒有其他大小差不多的天體和行星分享軌道,換言之,水星的繞日軌道上只有
水星一顆這麼大的行星,其他7顆行星也一樣,這是因為這些天體的質量夠大、
重力夠強,所以在它軌道上的小天體,如果不是被行星吸引到其表面而成為行
星的一部份,要不然就是被重力這些行星的重力改變繞日軌道而移到別的地方
去。然而,像穀神星位在小行星帶中,在這個軌道上還有數萬顆到數十萬顆其
他天體,等於說穀神星必須和這些數量龐大的小天體共同分享這個軌道,沒有
能力「驅趕」它們而獨霸天下;同理,冥王星是海王星軌道以外數百萬顆類似
天體的代表,它們都太小而無法排拒彼此而獨享軌道。所以「矮行星」與「行
星」的差異,就在能否「清除軌道上的物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