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人的研究
我自己從民國80年4月起,開始了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並於81年2月正式在台大電機系開了一門「人體潛能專題」的課程,希望從一班學生中找出具有潛能的人士,測量他們的生理參數如腦α波,再與練功到高段的師父互相比較,以找出他們生理上的共通性。再由此共同的生理參數來尋求突破口,以徹底瞭解特異功能產生的可能原因。
經過八年的研究,我們對「手指識字」、「念力彎物」、「意識微雕」及「意識生物工程」做了深入的研究,並獲得了一些成果。在「手指識字」方面,我們發現了兩位十多歲的小女孩天生具有強大的手指識字能力。另外我自己從1996年起利用暑假開手指識字訓練班,每次訓練4天每天2小時,結果3年來訓練了60位6到14歲的小朋友,其中有6位小朋友出現了「手指識字」的功能,約占10%。這些小朋友可以用手指觸摸折迭的紙團,在幾十秒到幾分鐘內「看」到紙上用彩色筆所寫的字或所畫的圖案。大部份的小朋友在大腦中會出現「螢幕」,像電視銀幕一樣,叫螢幕效應,字或圖案就一筆一劃的在螢幕上出現。其中一位天生有手指識字功能的小妹妹,經生理的測試發現螢幕效應的產生會伴隨著手掌放電,以及大腦血流速度之下降,因此是用儀器可以客觀測量之現象。另外螢幕效與正常視覺交互用非常密切,螢幕之明亮程度是由正常視覺所看到之亮光所照明,因此戴上眼罩或在暗室,正常視覺看不到光線,特異視覺之螢幕也是一片漆黑。在充滿紅光的密閉房間,正常眼睛看到的都是紅光,特異視覺的螢幕也是紅的。我們綜合幾位小朋友之實驗結果發現,挖洞之紙條單獨折迭可在螢幕上看見黑洞,而後面墊一張白紙一同折迭則黑洞消失,我們推測受試者經手指可能送出來未知信號,投射到折迭紙張表面,然後將反射之信號接收送回到特異感知部位屏開折迭之紙條而成像。這種未知信號應該與觸覺無關,因為兩位小妹妹均可以把紙條放入黑色不透光之底片盒中仍然看得到,甚至把紙條用鋁箔包紮再放入膠捲盒後仍然看得見。也就是手指不再直接碰觸到紙條仍然能夠穿透多層障礙而把資訊取回大腦成像。最令人難解的是盒內可見光強度小於10-7W/cm2,為一般室外光線的百萬分之一,一般正常視覺之錐狀細胞已不能對顏色產生反應,但是特異視覺仍能相當正確的辨認出顏色。由於這種特異視覺所看到的色彩與雙眼一致,看的方式也與雙眼類似。我們認為大腦有一超感官知覺部位,可以稱之為「第三眼」[7]在發揮特異視覺之作用。
由於「手指識字」是大腦第三眼由身體外向大腦內擷取資訊的過程,根據中國大陸從事特異功能研究學者的經驗,這是開發人體特異現象的第一步。當「手指識字」功能純熟穩定之後,就可以將「由外向內」之管道反向,而開發出「由內向外」之念力,由大腦意識發出指令將外界之物體移動或彎曲。我們於1998年2月訓練王小妹妹開發念力,將粗2mm長5cm之鐵絲封入膠捲盒以念力將其折彎,結果經過三天的訓練,終於將其折彎約15°。隨後經不斷的練習,能力愈來愈強,除了可以以大角度折彎鐵絲,到4月中時還能將牙籤折斷。到5月中,甚至用念力嘗試把鐵絲折兩折形成三角形,約經過一個小時打開封住之膠捲盒時,鐵絲的確折了兩折,但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並沒有形成封閉之三角形,但是的確可以看出念力之威力。由此我們證實大陸學者之經驗,念力可以伴隨著手指識字之功能經由訓練而開發出來。不過根據王小妹妹之主述,她並沒有在大腦形成螢幕,只是用意念要鐵絲彎曲,當她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向鐵絲中間推去,兩邊有力量往回拉,她就確定鐵絲是彎掉了,結果打開一看果然是彎了。這種不形成螢幕之念力我們猜想可能是初級的念力,只能做一些較簡單的工作,如致動及彎物,而無法精確的定位。
我們與北京中國地質大學人體科學研究所的 沈今川 教授與助研究員 孫儲琳 女士合作,進行了「念力發芽」,「意識微雕」等工作,發現念力到了極為高等的層次,功 能人孫 女士先把花生或半導體上的小金箔先調入大腦螢幕中,再做螢幕的思維操作,以發芽或打洞等高階指令發出命令,外界之花生就開始發芽,小金箔上就打出1.3微米之洞來,顯現出念力之不可思議之作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