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潭州溈山靈佑禪師所說的這段話:「頓悟之人還有修否?」什麼叫「頓悟」?一下子色身變化,世界消殞,你開發出你的靈知靈覺,對諸境能體知,對人事物能遍知,這才是開悟的境界。在枝節上六根中每根都有動、靜、根、覺、空、滅這六個結使毛病,動、靜、根三是對外境修的,頓悟以後就進入第四個層次---靈知靈覺,覺知外界、覺知眾生的心態,覺知未來,覺知你業力的牽扯,覺知你的魂魄進進出出。覺知業力的牽扯,這些覺知後要怎麼轉?轉時就是在修呀!哪裡不要修?


 


開悟後才是真正要修心,沒有開悟的人修個小毛病,也許要花費好幾千次的去執,轉來轉去還是那個毛病。叫你不要執著,聽了!聽了一下就忘記,做不到!因為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習氣太重了,哪有叫你不要執著,一下子就能不要執著了,但開悟的人可以做到,只是對很重要的事還會掛礙,然掛礙之下也稍能放下。如叫悟者去做一些名聞利養的事情,他不屑去做,但是內心的某些執著,情愛也好、親情也好,叫他放下卻不簡單!叫你對你父母親的親情放下,做不到!無始劫以來因緣關係呀!


 


嫉妒心!夫妻之間,愛人、同事之間,難免有一些會產生讓你嫉妒的,另一半跟異性談談話,你心裡可能就不爽,為什麼?是嫉妒心在作祟,要不要修?如像釋迦牟尼佛就不必修了,因為他是果地佛,因地菩薩、因地佛都還要修,因地佛二地的時候還有微習,三地以上才清淨,清淨還要不要修?還是要修!修什麼?不是斷內心的妄想、習氣,是在修神通變化,到六地如來境界就有六通具足,進而能獲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在這裡講的都不是在講這些,我們沒能力講這些。


 


我們頓悟看到自性以外的妄想、習氣要不要修?講是要修,怎麼修?不必修!「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果你開悟了,你的自性顯露出來了,你不會做錯事情。很多同學有那個樣子,但就是做不到清淨,習氣毛病沒智慧控制,面對境界定不住,隨境流轉攪和,這就是沒有真正悟得本,也就跟外道一樣。外道有沒有色身變化?有!但他沒有悟得本,「本」是什麼?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樣本自清淨,你還會去想發財嗎?還會去想增設一個又一個的道場嗎?縱使有幾十個道場,你又不能親自照顧,能達到親自教化的目的嗎?悟得本後,還會去受你的心起、心滅那些妄想生滅法左右嗎?如是,那是沒有悟得本!「悟得本」就是什麼都不必做,什麼都隨緣,很被動。


 


要記住「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生滅。」所以不清淨的那個不是你,有生滅的法那個不是你。自性「本無動搖」,會動搖的那個,不是你,怎麼動搖?當下不動搖,過一陣子就動搖了。舉個例子:如果你被罵(被我罵),被罵當下,你如如不動,聽也聽了,沒有感覺,也不會悲傷,也不會知對錯,那就「本無動搖」。罵完了回去之後,你越想越是不甘心,越想怨恨聲越起來,越想越委屈,所以這邊冒一個念頭,那邊再冒一個念頭,再自我解釋、自我安慰、自我找理由,這就是當下不動搖,過一陣子卻又動搖了,當下不動搖是你的自性,過境以後那些亂七八糟的念起就是你的妄想、習氣,那有沒有悟得本?


 


「悟得本」只有妄想不會去做事,不會去做太離譜的事情。哪一個人沒有習氣?都有習氣的!「本」是清清淨淨的存在,但是!你不能讓習氣不起滅呀!當起滅的時候,你看著它,不會在意它,不會跟它起鬨,不會採取行動配合它去做。我常常講到這裡,就會舉一個同學為例,他進去是進了,但一想到什麼事就要去滿足他想的,半夜兩三點鐘突然間來個念頭要到300公里外的高雄,然後他就起來了,也就去高雄了,這不是神經病嗎?想到就做;如果你不理它,可以嗎?可以呀!它也動不了你,你悟得本,身跟心一致的,心不動,身就通,氣脈就通了;心亂了,氣就不通,氣不通心就更亂了。所以只要你抓住本來自性的樣子,你要不要修?自知修與不修是兩頭話,說修!要修什麼?無可修。不修!清淨的自性以外還有很多的妄想在那裡冒,要不要修它呢?要修,如何修?就用執杖牧牛的公案去修,念頭起就壓它、揍它,壓不住,念頭起就觀照它。


 


今天旁聽的林小姐前曾修「內觀」,沒有進去時,修內觀很容易,要觀也好,不觀也好。進去以後,觀、不觀它,心都會冒出來,你清清楚楚,這是後面《解深密經》中世尊講的:「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你不觀它,它照樣一直冒出來,你看不看它?不看,它也會給你看,看了又怎麼樣?壓不住它,就像石門水庫開閘門一樣,傾洩而出,這樣怎麼看得仔細?


 


所以真悟得本,以及沒有真悟得本,兩者是什麼樣子,要搞清楚。你的習氣毛病大於你的自性,顯露不出來自性,出來了沒有智慧,卻管不住它,事實就是這樣。本來一個真正開悟的人,他起心動念會知道哪一個是真、哪個是假,但不管真假,悟了以後就得放下,不會跟它起鬨,不會去做什麼事,況且還有真正諸佛、菩薩在加持,更不會做錯事,一句話,一個動作,不會去犯錯,這是真正悟得本的,是自己開悟的。


 


現在看很多人不是自己開悟,是怨親債主把他「整」進去的,進去後沒有碰到善因緣就變成神經兮兮的,因為他認為他所想的都是對的,他會感覺一切都是真的,說不真嘛!每個事情後來好像都成真了,他不知道這些怨親債主,給他一個預知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然後才去製造那個事端,讓它真的發生了。你認為這是你的神通,悟到的嗎?真正悟到的是你自性現出那個境,不是你的妄想心在冒來冒去,只要有起心動念,離譜的念頭,你馬上警覺了,甚至於你只要打一個妄想,你就警覺了,當起念---「我今天要‧‧‧」,你看著它要什麼,它就”要”不下去了,心就自然滅了,胡思亂想幹嘛?這樣執杖牧牛的用功,認真的去觀你的心,其實也不必很認真,為什麼?你已經悟得本了,所以那個警覺力量很強,只要你心起了一、兩個制止的念頭,他就馬上回過頭來看你,你又能想什麼?那裡還會打妄想。如果你起了妄想還去做,那就更離譜了。


 


所以碰到怨親債主而悟心者,就會修得特別辛苦,為什麼?因為你周圍之間都是敵人,沒有一個佛、菩薩在給你加持,所以就要行懺悔法,多誦經典、拜懺,不要常常跟那個念頭在攪和,這個念頭想這樣,就去配合它做,那個念頭想那樣,就配合它去做,若你無始劫來沒有修個非常銳利的智慧,可以照破你心內的習氣、毛病,那不是真的悟得本。如此若能走出來的還是菩薩,走不出來的照樣淪墜,如果再用這些心力量,去做一些招搖撞騙,騙財、騙色的事,那更是入地獄有份,現在還有好幾個還在打官司。這一類被怨親債主、魑魅魍魎附身的行者,不知佛法是何指,故不得解脫。


 


真正悟得本的行者不會走錯路,我一直強調他們的行為、語言都是中規中矩,你看我們請幾位師父來,他們走到那裡都是皆大歡喜,法喜充滿,那是佛、菩薩。如果你認為修得很好,自稱是開悟了,行為卻是不正當的,走到那裡都造成困擾,道場就亂到那裡,那是魔的化身,沒有智慧分辨。


 


所以悟得本這個「本」很重要,修不修?說修也對,說不修也對,剛剛講的修無所修,要修嘛!怎麼修?把你的妄想習氣的心,讓它清淨就是修了,不修!不像諸佛、菩薩悟了就開悟,同時証悟了,我們沒有那個福報。下一位佛是彌勒佛,他才有這個能力,那是五億多年後的事了。


 


「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不是你想開悟就開悟,要有因緣讓你開悟,這個因緣主要是看你的德行,你的德行夠不夠,每一個人修行都要求開悟,外道他也想開悟,但要看你的德行夠不夠,基本的德行好嗎?一個嘴巴天天嘀嘀咕咕講不停,放不下口業,怎麼開悟?兩舌犯了太多了,怎麼開悟!五戒十善做不到還想開悟。


 


五戒十善是什麼層次?只有天道而已,連做天神的資格都不夠了,你還想開悟,開悟是登地菩薩。所以一切「從緣得」這句話,看起來沒有什麼,但很重要,你因緣具足了沒有?你表面上的貪、瞋、癡、慢、疑習氣有沒有清淨點?完全清淨是不可能,少一點可以吧!你貪在內心裡面—這一次如果給我中六和彩多好呀,你可以想一大堆,說我中了後可以做很多事,找了很多的理由,可以去建道場,可以去幫忙那個受苦難的人,這些都是你的妄想,假借貪心的名義,假借幫助人來得到貪心的目的。


 


那想一想無所謂,你沒有去做,也沒有直接去買六和彩,有想買股票、六和彩,就有貪心的影子在裡面。若不真去做,偶爾想一想總可以吧!沒有人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就是還有微細貪心的毛病,這無可厚非。求名求利也是一樣,不要假借一個理由,達到你自己慾望的目的。光「想」是微細的毛病,去「做」是一個很重的習氣。那你貪、瞋、癡、慢、疑比較沒有了,甚至於連想的念頭都沒有了,這種人不開悟也難,真的修到那個時候,諸佛、菩薩會給你加持、跟你灌頂,你自然就會悟得本了,所以開悟不是靠你認真念經、念佛、禪坐就行,還要靠你在德行方面多下功夫,眼睛少看,能夠視而不見,耳朵少聽,能聽而不兩舌。很多同學這個毛病犯得太大,看不慣時,那就真看進去了,嘴巴這邊講、那邊講,如此有虧自己的德行;你能夠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不是不知不覺,而是我都看了、聽了,但都能到此為止。


 


一個心常常亂動,常常喜歡講話,就是在造業,連兩舌都管不住了,還想要開悟!所以,若你要看一個師父德行好不好,默默無聞的、不喜歡講話的就是良師,像上傳下暢師父,你認得他的,他就是良師。你說他沒什麼呀!那是你沒有眼光,你無法體會他修到哪一個境界,要講佛經的大道理,他講不出來,但是無論誰站在他旁邊,都能覺得心平氣和。所以,你要從心地去感觸,不是看他有沒有神通,縱使他有神通也不會現給你看。談到神通,我就講給你聽,他有次來我夢中,我警覺了,他卻盤著雙腿飛上天了,那他有沒有神通?所以不要以會講才是開悟了,開悟的人越是謙虛,越不敢講,行為越安詳,生活中有吃也好,沒吃也好,天天吃地瓜也吃得很自在。回想當初我們去幫他蓋那個草寮,幾根柱子架起一個草寮,那已是十數年前的事了,他安於貧苦,覺得很自在,這就是真正開悟的行者。反觀你自己,五戒十善犯了多少?把它勾出來,勾了出來一定很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十善裡面那一條沒有犯?心地不清淨,還想要開悟?


 


「如今初心從緣而得」,為什麼不叫「已經成就的心」,而叫「初心」呢?上師講的「法身出現」為素法身,法身現起來的時候,本來悟得本了,應該有很大的靈通力,但沒有!他只會覺知,沒有辦法去克服一切覺境,就像小孩子一樣,出生的時候,哇!哇!哇!叫他吃飯也不會吃,叫他走路也不會走,那就要人照顧。這個時候要學習,學習認識環境,學習試用心法,學習面對外境、逆境如何去克服,不要執著諸境,要能去轉諸境緣。


 


「一念頓悟自理」:如果你是自行開悟了,就可以拿捏得住,有的人不是真正的修行,練氣功也可以開悟,練瑜珈也可以開悟,誦經、念佛那是比較修行方面的,像這些練氣功、練瑜珈的身體通的時候,沒有一個佛法熏習的底子,所以這種人也比較麻煩,要花很長的時間,慢慢的去認識佛法,從性空緣起,去認識八個心王,然後慢慢搞懂了以後,哦!原來是這樣子,那我以前亂七八糟的行為,也是情有可原。


 


頓悟自性的道理以後,「猶有曠劫習氣未能頓淨」:你喜歡吃鹹的,你喜歡吃酸的,這是你個性呀,什麼叫個性?是你無始劫以來所熏習的習慣,這些都是不正當的,原來一味平等,為什麼你喜歡鹹或者喜歡酸呢?味本來就是味,沒有什麼分別,因為你有分別心才有酸甜苦辣的感覺,所以自你墜落以來,無始劫養成很多的習氣、毛病,你喜歡這樣、喜歡那樣,不喜歡那樣、不喜歡這樣,都是習氣毛病,沒有辦法一下子把它弄清淨。


 


「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告訴你,如何來清淨移除你內心的這些現業流識,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業,每一個種子就是一個業源,你本來要去應的緣,本來你要隨緣去受生、去還債、去討債,在悟的時候整個都現出來了,有的人假借開悟的時候,去出生好幾世了,也就是去還債,還了好幾個,一下子你夢到出生做魚,一下子又出生做兔子,..,雖然你腦筋清清楚楚你人在這裡,但另外一個魂魄跑到六道裡去出生做好多類眾生,每一個種子都是要還的,因果歷歷不爽是要還的,你做了什麼,墜落到什麼,借這個機會去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不要太當真了。


 


所以你業不能夠控制得好,想要一下子頓淨是沒辦法的,頓時不能淨也要慢慢的能不隨業流轉,要轉回來,怎麼轉?讓你的心不要一直想那境界下去,就是這樣來轉。這樣就是在修,你說不用修,但不用修之時,在管你內心的妄想就是在修啦,不要隨你的妄想讓它滿足要做這做那的行為,這樣就是在修了。


 


「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有一個法教你怎麼修嗎?沒有!好像落地灰塵給你這樣掃過去,它又飛揚起來的時候,再拿電風扇來吹,吹到屋外去,雖在屋外,無論怎麼吹,它還是在,如果你讓它慢慢沈靜下來,或者這些灰塵不造成你的困擾,就是無所謂了。我討厭灰塵,我討厭它的起起伏伏,討厭它這邊飄、那邊飄,連這些討厭的心態都沒有的話,灰塵就歸灰塵了,真我是真我,有什麼關係?


 


有沒有淨盡?這裡寫的淨盡,好像要把它清除掉,把它倒掉,把它掃掉,不可能的,如這樣全部掃掉的話,你阿賴耶識所種的種子,變成一片的空白了,進入了斷滅—外道的斷滅理論。種子不會沒有去,以前你殺了人,不管怎麼修,那個影子還是在,那要修什麼?


 


要修的就是說,這殺人的鏡頭出現在我腦筋裡面的時候,我可以坦蕩蕩的,好像不是我殺的,好像在看電影情節一樣,跟我無關,不痛不癢,這樣你就是解脫了。那個因不會滅的,你不要想說:「我是不是把腦筋掏空了,我就真的清淨悟道了。」不是的!是要學習面對過去的錯誤,能夠坦蕩蕩的面對它,人家還沒有來要債的時候,不要先自己嚇死自己,當真的人家來要債的時候,還他一命就了。像禪宗二祖一樣,迎頭引白刃。禪宗二祖往世殺過人,達摩祖師傳法給他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達摩祖師說為了不使後代眾生誹謗正法,所以許二祖不去受這果報。照道理二祖不必再去受這個殺頭的業運,但是他看開了,悟道了後,覓得傳人,把棒子交給三祖以後,他就自己去應緣,結果刀子砍下去頸部時,血本來是紅的,卻變成白色的,噴出來的是白血。


 


所以一個悟道的人,不是去斷因果,而是面對因果報應的時候,能坦蕩蕩的去承受,這就是解脫的智慧和魄力,不是怕死,不是逃避。很多人生病—身病、心病—就很在意,所以你要練得一身銅牆鐵壁,怎麼苦難都要坦蕩蕩去承受,就是「千萬人吾往矣!」,這樣你才有成為一個菩薩的份量,才可以當菩薩幫眾生化解苦難。


 


教你修也沒有一個方法來修,沒有!「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因為素法身起時因很少接觸佛法,慢慢聽慢慢體會,這個時候要多去看經典,也有能力能了解經典了,哪一個人說的對,哪一個人說的不對,哪一個可是在胡說八道,你前後一對照就清清楚楚了。聽一句話能觸類旁通,聽一法懂了以後,什麼經典都是一樣。譬如:《金剛經》來講,它是般若智慧;《圓覺經》講來只是角度不同,對象不同,但你了解後卻都能懂,所以幾位在苦戰的同學,要多讀經典,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要讓你從苦難中走出來,讓你以後也能講,能夠依你看的經文,融會貫通以後才可能講得出來,道理懂了,聽了以後,你能夠去了解深一層的道理,再從心地裡面去印証,原來是這樣、是那樣。


 


講五陰魔相,你有沒有這些魔相?「有」是個善境界,怎麼度過去呢?好久以前有位大學生,一提問題就提十幾個,這就是妄想一大堆,如此不大適合修行,也可以反應出,很多時下的青年大概都是這種心態,不懂又喜歡問。在修行來講,常常發問是會被打的,一個心常常胡思亂想,怎麼修行呢?但是他也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說:「你講五陰魔相,這五陰修行有沒有次地,我能不能先破想陰、破行陰,再回過來破色陰、受陰呢?」那一位會解答?舉手看看!幫他解答。都沒有半個呀!這就是沒有實証的功夫,他是有點境界,他也可以感覺陰神、鬼神,也可以知道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你要講他色身破了沒有,是有點樣子,但不能跟他肯定。


 


所謂色身破就是你可以感知天地之間,不是只有人,還有諸佛、菩薩、鬼神眾生,你可以感覺這個人的心地好不好、壞不壞,有這樣的現象,可說色身就是破了;色身破了跟你修得好不好,沒有直接的關係。要談感知諸多現象,這些外道人一大堆,你走出去百個可以碰到兩、三個,精神病院大概都是這樣的人,他不是自稱菩薩再來,就是諸佛化身,三太子下凡,它們都是有這個能力,可惜心智被鬼神矇滅、被破壞了,除非能走出來,不然要淪墜的。


 


要怎麼度過去呢?要先讓色身破才可以修心,現在講的是色身破了以後悟得本,如何來修心呢?這裡沒有分得很詳細,感情領納作用歸入在修心,《楞嚴經》就有分別了,第一破色身,第二是破你的憂、喜、苦、樂,七情六慾的覺受,如果這兩個都不能通過,很有著魔的機會。如果這兩個都斬斷了,六親不認,心像頑石一樣,沒有一點點縫罅可以被外在的感情、親情、..,什麼境相滲透到心裡面來,到這樣你才可開始修內心-想陰魔境。


 


現在你對外境,這個看不順眼,那個看了要講幾句話,怎麼樣好,怎樣不好,人對外境都還沒修好,怎麼來修內心!因為你心都還往外放,所以色身、覺受這兩個是對外境的感受,如何拔除你對這些境緣的執著,完成了以後才能修內心。


 


內心怎麼有想?像夢中一樣,夢中怎麼會有那個種子?阿賴耶識的種子無量無邊,那個種子起現行的時候,第六意識執著它的話,夢中獨頭就現了,緣就起了,階段性的,你可以體會那一個人出現在你夢中的那個時段,此等跟你都有緣,有緣也不太在意,緣就是緣,這一生要求解脫,你為什麼要跟他扯因緣呢?為什麼不能讓心把那個緣轉掉呢?讓你自在、超越,所以先修外境再修內心。


 


妄想滅了,再修潛意識那個神通力,了知因緣果報的種子,那是行陰魔相,為什麼我們這一班講到行陰魔相就講不下去了,因離實證的境界太遙遠了。証到行陰滅的行者就有宿命通了,八萬大劫五億多年前、後的眾生,每一個人的因緣果報都要能清楚,這能力離我們太遙遠了吧!末法時期誰可以修到這樣,但這也只是阿羅漢境界而已,不是很高不可攀的。如果你有心,好好辭掉工作,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到深山裡面去好好用功,聞理深妙懂了,也可以好好去用功。現在這種脫離社會的人越來越少,想想!目前的生活多好呀!天天醉生夢死不是很不錯嗎?


 


「聞理深妙,心自圓明。」---慢慢的經書讀多了,道理懂多了,你自然心就自行圓明,圓滿你的菩提自性,讓你的心開始發光,不隨你的煩惱轉,因為已把法相搞得清清楚楚了,不隨外境轉,外境誰在搞什麼,你都能坦蕩蕩的不受他左右,他搞他的吧!你還是你,你心發光不滅,所以就不會隨境來轉。


 


「不居惑地」:還有什麼可迷糊的,迷糊是他在迷糊,他害人也好,他要有所居心也好,人家不隨他起鬨的,也不隨他的心轉的,因為回到自性清淨的話,你可以現十方虛空因緣,體性自然清淨,自然自在,怎麼會有迷惑的時候,沒有!心圓明以後不會迷惑,知法清清楚楚的,雖稱不了大圓鏡智,但已能圓明自性了。


 


「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你體會很多境界、佛理,在你內心起起伏伏、生生滅滅,見到這個境界,你的內心起了一個什麼法跟它相應,把它擺平了,甚至於你心中動都不動。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在那個時候心起法來時,不好的壓抑下去,好的讓它起起伏伏、生生滅滅而不著。


 


那位同學問的問題也有蠻不錯的,我看不錯的就跟他回答,看他胡說八道的就不理他。他還問了一個問題:我修行(他很少問佛法,但是他自己會亂搞)現在有妄想習氣,我警覺我有習氣起時,怎麼來斷它呢?我斷不掉它,所以就用一個念頭說:「我以後會好一點,我以後會把這習氣改好的,這樣好不好呢?我這樣發心,是不是有個『我』的執著在呢?」舉個例子,經典上世尊叫菩薩要發願—我當..,他把這個「我」看進去了,認為這個「我」就是我的執著,天天念—我得怎麼樣,我..,那不是加深「我」的意念嗎?這都是妄想,你心中無我的話,講了一萬次的「我」,還是沒有我呀!


 


你心中說沒「我」,但是看到「我」這字就害怕,表示你對「我」字還很重視,這個道理很淺顯,他搞不懂就問了:世尊告訴菩薩發願的時候—我當怎樣..,提這個「我」字不是加重我的執著嗎?現在告訴你自己說:我會好一點,脾氣會滅一點,這樣跟我講「我」的印象會不會更突顯呢?他很怕這個「我」字,這些講起來都是妄想,白擔心了,如果是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本自清淨,我管你的,那就沒有了,你有沒有回到本,沒有悟得本,悟得本這些都是枝枝節節的末,末還沒有滅,就讓它不滅嘛!有一天它會滅的。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舉了五個修行人境界的層次跟他解說。


 


第一個無上心法,面對一切法、境界,如如不動,感知而不迷惑,居於不惑地。是果地菩薩沒話講,坦蕩蕩的不隨境轉的。


 


第二層次是感知了,但是轉不了,就用很大的力量去轉,那也不錯,已經有感知,我起念不對,感知我這個毛病不對,那我怎麼修?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還在,所以要修呀!


 


第三層次是感知轉不了,轉不了就呼口號,要把你經典所學的背一背、念一念,安慰他(自己)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所有相都是假的,那還要相信它幹嘛呢?你不要傷心、不要..。


 


第四種是怨親債主搞得你進去的,他也有靈知靈覺,偏偏看不清楚,沒有悟得本嘛!所以智慧不具足,這種人只有求菩薩保佑,禮佛、拜懺,求菩薩滅他的業障,能夠這樣,慢慢怨親債主不在裡面攪和,你也可以比較有理智來分析事情。如果有怨親債主在跟你心相通,跟你攪在一起,然後製造一些境界給你身不通,身體很痛苦,你天天都在搞這些,迷迷糊糊的;所以本來沒有很強定力的,就不會有很銳利的智慧現出來。如果障礙拔除、排除了,或讓它們有所成就,所謂成就,就是歸於善趣去了,讓它升天去吧!讓它投胎去吧!去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因它沒有修呀!能夠上欲界天就很不錯了,或者再出生做人吧!多去參加法會把它超渡,讓它出生做人或者是往生天上。在沒有人搞鬼的情形下,你自己就會慢慢熏習,然後就可以聞理深妙,自心清淨,也是可以走出來的。


 


第五個就像上述同學一樣,他知道但做不到,做不到就鼓勵它、安慰它、苛責它,看你現什麼心態?如果是害人的心就要罵它,你怎麼可以有害人的心!你氣不夠他,就要詛咒他死,你怎麼可以有這種心態呢?你瞋心怎麼這麼重呢?就是他很無禮、很迕逆,他把你整得很受不了,即使這樣你也不能有害心!你不能說我學了一個法,我就要詛咒他死,我要把他害死,或像時下外道人寫個符咒或做個草人把它釘住,這個心怎麼可以起呢?表示你害心的毛病太重了。


 


修行人不是沒有辦法,我也懂一些方法,我也可以讓你生病,讓你怎麼樣..,但是我不能有這種心態,我要修忍辱法,所以當瞋心要起來的時候,我就要警覺了,哦!原來我的瞋心還這麼重呀!我還想害人,這跟魔有什麼不一樣呢?所以我還有魔的種子在,不拔除怎麼行,貪心、懷疑心、傲慢心、..等等的這些只要起心動念,你要警覺,能罵它就罵,如果覺得很委屈,你就安慰它!算了吧!放下吧!過兩、三天再來看看,過兩、三天就沒事了,當下騙騙它,過了就好了。


 


佛法不是在於高深不高深,而是在於當下能不能安住你的心,我說很簡單的「放下」兩個字,「放下」是不是佛法?說佛法又好像那麼通俗,你應該講說「不執著」!「進入空性」的呀!講一些冠冕堂皇的名相就顯得有佛法的味道?


 


其實「放下」也是一樣,隨它去吧!你在掛礙一件事情,那件事也許會死人,也許天會塌下來,也許..,那你感知了以後就開始擔心,你如果說:「隨它去吧!該死的就死,該活就活,管他的!」唉!也沒事呀!此同學他說我以後習氣會改,會好一點,..,那是半疏導、半安慰,我知道我的習氣不好,他如果有智慧的話,這個習氣是熏習而來的,現在不能轉、不能滅有什麼關係呢?


 


有個公案其參問者名叫紹卿的,記得嗎?紹卿悟道以後,有一天傍晚,跟師父出去寺廟旁邊走動走動,那時看到芋葉很大,露珠剛好集結在葉子上面,亮晶晶的,然後加上夜光、星星照到那個水珠的時候,風又一吹,芋葉就搖動,水珠就搖晃,這個情景紹卿一看就嚇壞了,為什麼?他看到那個境界會怕,在夜晚的時候,那個水珠晃來晃去的,他會怕!他告訴師父說:「紹卿甚為怕怖!」他心裡非常害怕,禪師就告訴他:「自家裡面的東西怕怖什麼?」芋頭是種在我們寺廟裡面,寺院裡面的事事物物,每一個人都很清清楚楚,這裡種一顆樹、那裡種一顆花叢,你也很清楚,怕什麼?


 


此公案的意思是在講什麼呢?一個開悟的人,內心悟得本,本來菩提自性存在,但是你另一面齷齪的心、亂七八糟的心一大堆,這個也是你裡面的東西,你要不要愛它?雖然不至於珍惜不放,但現在有的話,也不必那麼害怕,好像沒有把它拿掉就很不舒服,也不必怕得這樣子吧!自己屋裡的東西怕什麼?善惡俱足,都是你心裡的東西,知道就好了,以後要把它慢慢拿掉,現在拿不掉也不要緊張,你一排斥它,就會變成另一種煩惱,你的習氣不是一下就可以拿掉,所以安慰它,隨它去!以後再來吧!


 


「此乃得上座披衣自解作活計」:因為以前造業像穿衣服一樣,一件一件的自己穿上去,現在己經知道了,聞理深妙悟得本,我要怎麼修?不修還有很多的妄想習氣,要修!那怎麼修?也無所修,修到你的心清淨就是修呀!所以剛剛講的不如意的習氣毛病要拿掉,拿掉是要一件一件的拿耶!不是整個一把丟出去就算了,是一個一個來,還有新種的種子,要千百次的磨練才能淨盡、無著。


 


譬如說你瞋心很重的話,天天跟另一半吵架,現在在修行,怎麼可以吵架呢?不行!但因為看到他就討厭,不管他做什麼事情,不順眼就罵,現在修行了,不能這樣,慢慢修,修了幾年以後,他要怎麼做,隨便他了!看是看了,雖然不如我意,我們為什麼那麼注重人家一定要跟你一樣呢?做法不一樣你就很痛苦。


 


今天班長沒來上課,班長他太太滿有智慧的,有一次她講一個故事,我印象很深刻。「她有一朋友出家當沙彌尼,女孩子在道場當沙彌尼都要掃道場,掃地在她的觀念裡,就是從裡邊那角落掃到外邊來,再用畚箕把它裝進去。有一天領班看到她這樣掃法,就說:『妳怎麼從那邊掃呢?過來!從這邊掃過去。』哇!這下跟我的想法、觀念都不對了,那裡有人這樣子掃法呢?應該從裡面掃出來,現在叫我從這裡掃過去,不聽也不行,聽了心裡就很不舒服,所以一邊掃,一邊嘀咕。之後很難過,越想越痛苦,最後整晚都睡不著。自己想還是回家去吧!出家那麼痛苦!」


 


後來打電話跟班長太太講起這件事,她就說:「妳怎麼這麼笨!這邊掃過來跟那邊掃過來不就都一樣嗎?你管它的,從那邊掃過來也可以,為什麼要執著以前習慣從那邊掃出來才痛快呢?」這沙彌尼覺得也對,我為什麼要執著心那麼重,轉個邊就好了,不是嗎?不然連一個掃地的方式就可讓人還俗哩。生活上的習慣養成了以後不這樣就不痛快,你修行就是在修這些。


 


修什麼?修得可以背《楞嚴經》、《金剛經》、..經,或是修得身體氣很多,很多也沒有用,心沒有打開,就沒有用,沒有辦法打開你的心結,還是沒有用的,所以都是要上座你自解做活計,既然以前造業是一件一件像穿衣服一樣的穿上去,現在要解了,那就要一件一件的解下,自己去一個一個的把它拿掉。


 


「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如果你從真正最精粹的無上心法進去的話,你悟得本,理地空性現,不管它應什麼緣,不管它對外境怎麼去弄,它能不受一塵,一絲一毫的微塵沾不上它,就像我們說修行要用無為法,你說偶而用用有為法,就會覺得很罪惡,不應該用有為法。也不必這樣,因為實際理它也不沾一塵,我用有為法,用了以後放下,有沒有用法?沒有呀!我沒有用呀!這個就是說你懂得悟得本的話,有為、無為,自然而不在意,所以從理地觀你自己體性的話,它能不受一絲一毫的微塵。


 


「萬門行中不拾一法」:不必說這個我要,那個我不要,像禪宗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祖師大德常常跟徒弟打架,修行怎麼可以打架呢?棒喝!他們打架就是在教化,他心地有沒有在打架?就像你教你的小孩一樣,你心裡面清清楚楚的,但是你嘴巴罵得好大聲,臉也不是很好看,棍子一拿起就打,那是在教化,但是內心那個坦蕩蕩的我是不動的。


 


所以你隨緣而出,要度化你的同事也好,與同事也可以常常發生吵架,或者是朋友也會爭吵,學禪的人就是能率性而起法,不故意跟你吵架,但是因緣成熟時要吵,也不必掉頭就走,說我在修行怎麼可以跟你吵呢?也不必這樣子,為什麼?因為因緣成熟剛好要假借這個吵架來教化他,吵完了問題才開始,不是吵架那當下。你會吵的話,很有意思的,幾位功夫比較好的,吵完以後對方的影像一直在你腦筋裡面現,其實他的另一個神我被你抓住了,你不能說:「我抓住你好好修理你。」不是!抓住他以後用我的空性加持給他,讓他安詳,他那邊在氣頭上,也許心在顫抖,但是你心空蕩蕩發出去的信息,讓他得到安詳,把他的瞋心滅了一大半了。


 


禪宗祖師大德很少講話,他是用心在度化眾生,所以他不怕打架、不怕吵,他可以打完了後說:「好了,不要打了,喝茶去吧!」說什麼也要有這種自在,所以你會觀因緣的話,吵架也是必然的。那不會吵架的人是什麼樣子?吵完以後心有千千結,越吵就越綁住,越綁就越緊,越緊就越死了,這就是凡夫,因為他不會吵架。


 


每一個祖師大德處順逆境都很自在,我們要學習那種自在,你看他萬門行中不捨一法,不是說只有用好的法,有時候你看起來不是修行人用的法,他也會用的,為什麼?他自在,悟得本的話,他不會真的跟你吵,吵架只是一個表象,是一個度你的方法,已經當禪師了,還真的會跟你吵架,那心就不清淨了。因為假借這個吵架來虜獲你另一個神我。但你如果被壞人抓去的話,那就很很慘!給聖人抓去的話,回來後你就脾氣少一點,心清淨一點。給外道抓去的話,他不是用心抓你,但他可以用草人、劃個符,在你心臟釘個大頭釘,你就會常常心臟痛、氣不順、不舒服。


 


所以還沒有境界就少拋頭露面,如果碰到外道,聽說你行,他會不服氣的!就要來考你。元音老上師大概常被這些人考,說他有沒有神通什麼的,所以他在演講中曾提說,修得好不好,有沒有開悟是自家的事,何用你來考!


 


所以有為、無為要搞清楚,理地不受一塵是你的體性,本來清淨。在萬門行中不逃避,一方面不清淨,一方面我該用法就用,清淨也好,不該用也好,這些有為法用完就放下,這要去學習的。


 


「若也單刀趣入,則凡聖情盡」:修到聖人的境界,聖人是悟入體空,是沒有煩惱,此時還執著空,不想講話,不想動心,那種樣子是很舒服,如果你還執著這種聖境的話,那你還是走到一半;所以不必要執著聖境,聖境很舒服,一個人不想講話,看到事情都無所謂,連飯也不想吃,連耳朵、眼睛聽到、看到都不想反應,回到本來的樣子就像這樣。所以真正悟入空要有這些體會,這個體會越是長久的話,你的定力才會越來越大。如果你處在這種階段的時間很短,你就馬上回凡的話,腳根還沒站穩,之後小事可以看得開,大事就看不開了,大事你沒有那種魄力,讓你了了知覺的體會,悟了一切境界,你可以守住他、配合他,不必被境轉,你沒有那種智慧,也沒有那種能耐,也沒有那種定力。


 


什麼叫「大逆境」?現在你夫妻都上班收入合起來也蠻高階的,有一天夫妻兩人都沒頭路(職業)了,哇!又給人家擔保,倒了一千多萬,錢也沒有,頭路也沒有,什麼都沒有,如果又碰到災病再來的話,那時候你自在不自在。看一看!這種大逆境能承受得了後,其他的「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都能看開了,那還有什麼樣逆境可打倒你呢?


 


你現在不是熬腿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哦!我熬過去了,就覺得我定力很不錯,你看我的腳可以克服,稍稍的不如意,你就覺得我克服了,好像很不錯,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麼定力!我們常常講修行在逆境中去磨,這「逆境」是大逆境,逼得你走頭無路的那種逆境的話,你能夠像石頭一樣,沒有縫隙讓煩惱透入,那真的定力就來了。所以真的悟空的人就有這種力量,如果沒到這個,你就沒有到聖人的境界,就是沒有解脫,那怕你身體破了,可以覺知靈敏,可以知未來,可以知過去,但這種都是沒有用的。「那一個人在想我,要趕快打電話給他」,你都斷不了此憶念,因緣感召不能懸絕,那你還是受胎去了,怎麼解脫?很可怕的!


 


現在心跟心的糾纏你都斷不了,怎麼解脫呢?一個人的心怎麼樣,這個人心意想你,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斷掉?沒有!沒有斷掉是凡夫嘛!還是結緣嘛!不管結父母、兒女之緣,或是夫妻之緣,還是..緣,總是要來受生的,所以我們不能夠把握自己,就是沒有証到聖境,聖境是六親不認,所謂六親不認是去掉感情的牽扯,心的牽扯。


 


對眾生的祈求,不是六親不認的,倒是以方便、自在法,你說這樣好嗎?好!你說怎麼上課?只要你提出來,你說不上課也好、上課也好,只要你敢提出來,那一位師父說不好的,一定隨你們,隨順眾生嘛!這才是修証到聖人的境界。


 


那凡夫境呢?永久住在聖境也不行,不能夠把你的心圓融,所以要回到凡夫的境界,以前我在修行,認為容不下外在人、事、物的境界,所以我現在一直超越,超越!認為逃避到深山裡面去,認為不見他們,我就解脫了,不是!現在要悟到空以後,要回過來突破,接受他們,我很清楚某甲、某乙的心怎麼樣,但我再回過來接受他們,不是這個不行就拋掉,那個也拋,不是的!要你心空以後再回過來接受芸芸眾生,那個叫陳某某罪大惡極,你能看著他壞得也蠻可愛的,也不會一直恨他,大家說這個應該殺千刀的,殺千刀不夠要殺萬刀,你就是沒有這種心態,雖然這個世界不太美麗,人的心太壞,但是你可以坦蕩蕩的來接受它,他們做這些行為都是業障、業力的牽扯,牽扯來牽扯去,你有這些見解的話,你才可以坦蕩蕩接納芸芸眾生,好人、壞人、不好不壞一大堆,都可以接受,這就是「回凡」。


 


「回凡」可以說一方面你有內心解脫的情操,慢慢的回到芸芸眾生跟他們打成一片,慢慢潛移默化來度他們。聖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這時候要徹底解脫,一定要斷掉,不能有這些聖境、凡情的執見。這裡講的是凡聖情盡,也不偏於聖境的智慧,也不偏於凡夫的境界,凡聖情盡,凡聖心都把它斷掉。因為這裡在講解脫,要做到這個境界就要六親不認,也不偏離修行那個高層次守住不放,也不逃避現實芸芸眾生的境界,好!這邊也好,那邊也好,偏執的心態都把它滅掉,這時候真正體空會露出真常,佛性完全顯露出來了。


 


什麼叫「體露真常」?因為我們的體性有空、不空的兩面,剛剛講聖人要悟空,空的如來藏境,也有一個不空的如來藏境;在講凡的境界,聖不執著入凡的時候,空有不二的境界就會現出來,你真正的佛性才會現,這時候就叫做「體露真常」。


 


真正的佛性是永遠不滅的,這「空」、「有」都是由我們的空性而起,佛性它可以對「不空」的境界產生應緣,你可以以佛性應萬種緣,清清楚楚不迷惑,也不會偏執於空。如果偏於空有什麼好處?會斷業的牽扯!剛剛講的你悟到未來的、過去的,好像有那麼一回事情,但是你沒有把它空掉,你隨業流轉,有沒有解脫?沒有!現在我說我悟到了有這麼一回事,我就把它轉成沒這回事情,也就是斷業、業緣,所以我常講的斷業最厲害的經典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這部經。當我體會真的,沒有錯!真的!我就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想,即見如來。」的經文,把真的轉成虛幻不實在的,到最後真的沒有了,這樣才能解脫。不要說我覺得三天後要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就心慌意亂,就求神、求佛的保佑,不是這樣!你體會好像有事,有事那心情放下,一放下入空的話,業越抓不到你,抓不到你,就轉業了,沒有了,三天以後沒事了。


 


你如果天天感覺,每一次都是真的,而且不如意的事都是真的,那你要被打屁股了,你修什麼佛法呀?哦!我感覺某某親人三天後會發生車禍,真的發生了,你能夠感覺,那你怎麼不能夠轉它呢?還讓它發生?你在搞什麼?只會算命不能轉命,那有什麼用,我花一百塊去給人算命就好了,那一年有刀光劫,那一年會出什麼事,..。修行人最好能吃素,吃素可能還會轉命!


 


你感知有什麼用?轉不了,真的發生了,不要以靈知靈覺真的發生為滿足,那你太菜了,我們感覺的都不真實,沒有一個事發生的。所以悟「空」是有其必然性的,悟到空的人才能轉業、才能解脫,也不是說他不好,他第一步一定要走到這裡,沒有走到這裡就是沒有斷業,無法轉業之能力。


 


悟到我們的佛性—空有不二的道理,「常」是不變的空性,它是永恒不變的,如果現象界裡面起一個法,那個法都是無常的。你生起一個念,那個念會不會滅?一定會滅,我們這世界會不會滅?會滅!為什麼?因為法都是一樣無常,世界也是一個法,法生起,成、住、壞、空這四劫,我念頭起來就成,念頭剛開始在進展的時候是住,念頭沒有了就滅,滅後入空。我們世界也是一樣,世界開始阿賴耶識共業感召的時候“啪”的一下,地球開始冒出來、發熱了,那時候很熱,還沒有人跡,慢慢「住」劫時就有人類、畜生類了。到最後緣盡了,要滅了,滅時就是空了。


 


証到空,一切法都是這樣,所以只要有法、有相就是無常,不管怎麼變,我們的體性、空性是永遠不變。剛剛講的「何其自性,本無生滅。」生滅法是有為法,是無常,我們有一個不生滅本來清淨的,那個就是我們的佛性的空體。


 


所以凡聖情盡,體露真常,這是已經在講到結尾最後了,你開始悟得本的時候,枝枝節節的習氣毛病要修,修到最後入空,入空就解脫了,解脫但也不要一直守住這解脫的境界,要再回凡,但凡夫的情境也把它斷盡。


 


「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理」是清淨自在的體,「事」就是因緣假合而所成的現象法,住在空境你可能很容易接受,為什麼?因為它是安詳、無礙、..、空空如也的,那不是很好,但是因緣所產生的一切法,這事相呢?你也可以自在,那才真正的解脫,不是像這個磬在這裡,你不碰它,它沒有聲音,它空空自在解脫,你敲它的話,就發出聲音,覺得這聲音很痛苦,那它就沒有解脫,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想願成大師 的頭像
    心想願成大師

    Grace心想愿成俱樂部 -Grace Wishes Come True Club-Golden Sun Age-超時空宇宙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