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諸幡蓋,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幡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從座而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阿難、羅侯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侯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侯羅、所願,住立一面。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遍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為稀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否。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亦常歎其種種功德,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具足解釋佛之正法,而大饒益同梵行者。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趨,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發稀有心,歡喜踴躍,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稀有之法,深自慶倖,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與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冕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侯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經重遝,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敘歷,故所非述。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核其高會。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跡。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詞義宛然,喻陳惟遠。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音心咒之功德利益
六字大明咒----嗡嘛呢貝美吽之利益及功德非常大,雖然佛陀能以神力將十二年間降雨之雨滴數一一算出,然而對於唸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卻算不出來。此世界之河川:及海洋之水滴可以儘數,然唸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依然數不盡。雖然宇宙及須彌山之原子可以儘數,唸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能數盡。持六字大明咒,對於痛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可以消除,壽命增長,福德增加,財富充盈。即使命終之時,通往下道諸門亦得而封閉,得以人、天之神受生,接觸佛法,具足自由及機緣來修法。持咒者之氣息觸及他人,他人最終亦得證果。任何來生均得高貴外形,語調和雅,門第尊貴,並具有諸種美德,例如得入禪定深境,長壽,善於從事利生事業,門徒眾多,財富,智慧,所求滿願,並因深信諸如來而得為佛子。如果將亡之人能聞六字明咒,或持向屍體或骨骸,該人之意識即刻由下道之中得到解脫,往生上道,終得證果。如是此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勝數。
1.可圓滿六度波羅蜜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兜心經
諸法自性清靜故 有相皆幻如是觀
具足殊勝菩提故 慈悲之心如是觀
自性無願光明故 於一切相莫執著
(每日108遍)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