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許多山脈雄峻非凡,氣勢磅礴,忽而直插青雲,雲煙繚繞;時而奔騰起伏,千姿萬態,時而舒展緩落,伏首蒼田;或而隱蹤匿跡,身形不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風水術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將逶迤奔騰,形象萬千的山脈稱之為龍脈,比喻是非常恰當的。風水術上所說的龍,本義就是指山脈的動態氣勢。山脈在地質學上的術語叫地表皺折。大面積的沖積平原上雖然見不到山峰,但地底下照樣存在著複雜的地表皺折,只是那裏的地表皺折在表面上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說平原也有龍,只是藏在地表底下不露真身。



  山脈是在宇宙星體的引力和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相結合而形成的地應力作用下逐漸隆起而形成的,其間還有地表水天長地久沖刷的功勞。所以,凡山勢雄偉的地方,都是地球表面的高能場分佈地帶,同時也是水源較為豐富的地帶。地表上的高能場分佈,大體上與山脈的坐向是相一致的。這種能量場在風水術上就叫著龍氣,龍氣是地應力、地電場、地引力、星體引力等複雜成分組成的綜合場。
  龍氣有吉有凶。這種能場的強度與頻率與人類生理、心理所要求的域值是否相一致,是劃分煞氣和生氣的主要標準。對人類身心健康有害的龍氣叫做煞氣,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益的龍氣就叫做生氣
  風水術強調葬乘生氣,那麼,生氣要怎麼樣去尋找?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風水術的先賢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山脈的形狀和走向與風水的關係上,苦苦地探素了幾千年,終於在晉代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用於尋找生氣的理論和方法,郭璞所寫的《葬書》,就是關於尋找生氣問題的一篇總結。唐代的楊筠松,在承繼郭璞理論精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堪輿實踐經驗,寫出了《撼龍經》、《疑龍經》兩部尋龍專著。楊公的二龍經,是堪輿家尋龍的主要經典和理論根據,成了所有習堪輿者的必讀之書。


    中國龍脈起祖於昆侖山脈


  風水術用擬人化的方法來分別龍的不同級別,認為作為某處的一條具體的龍,它不是孤立存在和憑空出現的,與人一樣,龍也有父母祖宗。穴位後面的山峰叫做父母山,依次往後是少祖山,太祖山,……山脈的源頭是為龍的老祖宗。查求龍的各級祖宗就叫著認宗
  古話雲:尋龍不認宗,到頭一場空,可見龍的起源對龍穴的富貴貧賤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中國所有的龍脈都起祖於昆侖山,昆侖山又名須彌山。楊公所著的《撼龍經》開頭就寫道:須獼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
  中國有三大幹龍,以長江和黃河為界,長江以南的幹龍叫南幹龍,長江和黃河夾送的幹龍叫中幹龍,黃河北面的幹龍叫北幹龍。三大幹龍同是昆侖山南龍的分枝。所以說,昆侖山是中國所有龍脈共同的祖宗。三大幹龍是各級枝龍的總綱,想要探尋清楚龍脈的來龍去脈,就要先瞭解三大幹龍的分佈區域和基本走向,才能認清龍祖龍宗。
  北幹龍所分佈的地域,包括新疆、內蒙、青海、甘肅、山西、河北、遼寧、吉寧、黑龍江等省份。
  中幹龍,包括四川、陝西、河南、湖北、安徽、山東諸省。
  南幹龍所在區域包括雲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蘇諸省。
  三大幹龍的總體走向大體上都是從西往東到海為止,有的則延伸到到大陸架的島嶼。三大幹龍從昆侖山往東延伸的過程中,或南或北,一路分枝劈脈,孕育出各級枝龍,孕結出成千上萬的富貴之穴和大大小小的垣局,有如群星撒落,星羅棋佈在神州大地上。


    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廣西的邕江,紅水河等等。全國還有調節江河水(龍的血液)的2000多個湖泊;這些天然的淡水湖,緩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來個大彎小彎,形成山環水抱的作用。例如鄱陽湖,位於江西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長江到這裏打個大彎,水注入鄱陽湖,使江西的風水地理成為全國之冠,成為全國的三大(江蘇,湖北,江西 才子之鄉,( 出人才最多的省 )湖北湖南中間的洞庭湖,也在長江中游的彎曲處,(故湖南人靈地傑,人才輩出)。還有江蘇的太湖,巢湖也在長江將近出海的打彎處。凡是江河水打彎,使急流緩慢,然後聚氣,這就是流水地形成的特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想願成大師 的頭像
    心想願成大師

    Grace心想愿成俱樂部 -Grace Wishes Come True Club-Golden Sun Age-超時空宇宙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