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死亡與轉世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對於生命有所不滿足,而為了滿足他的不滿足,所選擇的一種精神進化的進化過程。
比如說,一個人在世時,由於家貧,而一直處於一種物質匱乏的狀況,當他看到別人過著那種豐衣足食的生活,內心就產生了極大的慾望,希望下輦子也能過那樣的生活,所以等他下次轉世時,由於內心對物質生活的渴求,因此他會以他的自由意志去選擇他所想去過的生活。他可能會選擇出生在一個富有的人家,享受著物質生活所帶給他的喜悅。
慾望是一種對生命的需求,由於生命是如此地慈悲,因此任何的需求都會被滿足。慾望是不需要被遣責的,它需要被滿足,一旦慾望被滿足了之後,它就消失了。有人說,慾望是無法被滿足的,所以才叫作慾望,這是不正確的,慾望無法被滿足,那是因為它還沒被滿足。
慾望不僅包括了對物質的慾望,它還包括了對精神的慾望。
就像有些人信教,信的很虔誠,你不能告訴他放棄宗教,因為宗教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份,同時它也成為他慾望的一部份,只是他不容易覺察出這種狀況,所以為了繼續滿足他的慾望,你最好告訴他繼續信教,而不要告訴他生命的真相。等到有一天宗教無法再滿足他的需要時,他就會自動地離開,前往一個對生命更大認知的領域。
慾望會產生,主要是沒有活在當下所造成的,也由於沒有活在當下,才產生了輪迴轉世的現象。
「不滿足」佛教稱之為「業」,基督教稱之為「罪」。如果我們不要把業、或罪,看成是負面的、消極的,而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我們的精神就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由於不滿足,所以當這個人在即將投胎之前,他的精神體會經由前世的靈魂裡,找到應該被滿足的地方。靈魂是累世的記憶體,它會形成一股我們稱之為「靈魂意識」的東西,此時精神體就根據靈魂意識,而設計出一張轉世的藍圖。
每一個人都有一張轉世的藍圖,藍圖在命理學上,被稱之為「命盤」。由命盤的確可以解出這張投胎前所設計的藍圖,但有一點無法解出的地方就是:藍圖是由一個人的自由意志,根據他自己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轉世後的自由意志是可以隨時改變的,一旦一個人的自由意志改變之後,命盤也就改變了﹔改變幅度的大小,是根據一個人的自由意志之強弱而決定的。
精神體將轉生藍圖設計好之後,就將這張藍圖放置在「精神一體」裡,由於精神一體的能量場是變動的,所以隨著日後的發展,藍圖也就跟著改變了,這個過程,是人體精神進化的第一步。
當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一剎那,轉世的靈魂就進入了這個受精卵,並逐漸失去它的意識。我們可以看到,轉世的靈魂與受精卵之間,有一條能量帶連接著,這也就是轉世的靈魂與母親之間的一種連接,這個東西就是「基因光索」。
由於基因光索的連接,轉世的靈魂就可以飄浮在母親能量場的外面。基因光索的連接是基於兩者間的自由意志的選擇,也就是說,這是基於兩者間的「需要」而連接起來的,任何一方如果沒有這個需要,就不會連接,也不可能連接﹔假設母親害怕懷孕,她就不允許其內在的心輪去打開,如此轉世的靈魂就無法與她連接,縱然轉世的靈魂願意,也是沒有辦法的。
其實母親的害怕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母親能面對她的恐懼,那麼心輪就可以被打開,我們常看見很多女人,她們很想要有孩子,但卻無法懷孕,而她的先生在身體上又沒問題,吃了很多的藥又沒效,這主要是做太太的,她的心輪是關閉的,其實她衹要靜靜地坐下來,等內在的恐懼浮上來就可以被解決了。
心輪一旦被打開,胸腺就活躍起來,胸腺會刺激卵巢及腦下垂體腺,這些腺體一受刺激,就會自動地達成分泌的平衡,如此就能受孕了。
受精卵本身有兩條基因光索,一條是母親的心輪與卵子之間的基因光索,一條是父親的心輪到精子之間的基因光索。這就形成了三者之間的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父母與我們之間,有那麼大的關係。
基因光索會與你所有的氣輪相連接,同樣的父母也會與她們共同所生的子女間相連接,如此你就能與你的兄弟姊妹相連接,而變成一家人了。
基因光索也延伸到所有的血緣連繫中,一個連接一個,最後,它將全人類連接到地球上的第一個人身上。
基因光索的連接不僅是存在於第三度空間,它也可以連接到其它的空間﹔所以說,一個人在精神上有了進化,所有其它的生命存在體也會跟著進化,每一個人跟每一個空間,都是息息相關的﹔同理,我們的星球有了進化,那麼其它的星球也跟著進化,所以進化是整體的,整體的精神進化,會影響個人的精神進化﹔而個人的精神進化,也會影響整體的精神進化,生命是不拋棄任何每一個人的,因為部份就是全體,而全體也就是部份。
當轉世靈魂與母親的光索建立起來之後,這時在這兩者之間的外圍就形成一個經絡能量場,保護著這個即將成形的嬰兒,並使得其它的靈體無法進入。
當嬰兒逐漸長大時,轉世靈魂就不再是那麼自由了,它感覺到自己是肉體的一部份,並與肉體的意識相連接在一起,也就是說,靈魂的意識與肉體的意識結合成一個意識。這時精神體,這個高能量的東西,就與這個意識相結合,精神體使得轉世靈體無法承受這個高能量,而完全、暫時地失去意識,至於精神體何時進入,這要視精神體的決定而定。
在出生時,保護靈魂外圍的經絡氣場就散開了,這時轉世靈魂由於受到外在所有能量場的影響,而完全地甦醒過來,它開始對物質世界的事物感到好奇。
出生之後,肉體與經絡體正逐漸地形成,轉世靈魂的身高大約有 三百五十公分 高,所以當它進入海底輪時,會覺得海底輪又小、又窄,是一個很令人難受的地方﹔另外一點,轉世靈魂也必須忍受與其它靈體之間的牽扯,在靈體的世界中,轉世靈體也有他的靈魂朋友,一旦告別朋友,而兩地相隔絕,是很令轉世靈魂牽扯不去的。這何嘗不是靈體的另一次死亡,而死亡又何嘗不是一種重生呢?
以上的情形在嬰兒出生後的一年間,是時常發生的,有時嬰兒會無緣無故的嬉笑與啼哭,這常常與其它靈體之間的互動有關,嚴重一點的,轉世靈體可放棄這個肉體,而重返他的原出發地。
一旦轉世靈體認同了他的肉體,其經絡體就變的更加的明亮。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與父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到死後亦然﹔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兒女的要孝順他的父母,所謂「孝順」不是因為恐懼而去孝順的,而父母也沒有權力將子女視為己物,兩者之間必須以愛作為基礎,才是正確的觀念。允許每一個人以他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去進化他的精神生命,就是一種最慈悲與仁慈的愛。
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能維持良好的關係,是最好的。父母對子女必須要有相當的愛心,當嬰兒啼哭時,千萬不可以打他,因為此時的嬰兒的氣場是完全開放的,他能接收到任何的情緒,當父母打他時,他可以感覺到父母的恨。有人說打小孩是為了小孩好,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打小孩的當時祗有恨、沒有愛。
小孩在七歲之前,由於氣輪尚未完全形成,他所處的環境必須是充滿和諧與愛的,這對他往後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
七歲以後,由於氣輪已發展完成,此時氣輪將可保護小孩,不受外界的影響與侵犯,這時所謂的「個性」就開始逐漸形成了。
第一輪,也就是海底輪形成之後,小孩的身體也就比較建康了。
當第二輪對應的情感體開始發揮它的功能之後,就產生了情感,小孩會開始建築他的夢境世界,此時,玩具對小孩而言是很重要的,他甚至把自己當作是玩具的一部份,小孩所建構的世界,就是他所有的世界,他會將部份的意識移到玩具上面,當小孩在玩玩具時,就像大人在玩戰爭的遊戲時,是非常認真的,是會要人命的。你千萬不要告訴小孩,他的玩具必須要與人分享,你這樣說,就好像告訴你的朋友說:你的老公與我分享好嗎?
當第三輪對應的理性體開始發揮它的功能之後,就產生了理性。這段時期大約是在七歲到十三歲之閒,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國小學生的年齡。小孩的理性思維能力於是就開始發展起來,不過他們的理性是在他們的夢想世界裡。
當第四輪心輪開始發揮它的功能之後,就產生了情愛,這段時期大約在十四歲到十九歲之閒,由於心輪的運作,青少年開始會感覺他們內心充滿了愛與性的需求,不過這種對異性的愛的需求,不能像前階段一樣,可以一個人去佔有的,而是基於互惠平等的,因此他必須表現他自己,與別人有什麼特別之處,最好是讓異性感覺到他有多麼「酷」,「酷斃了﹗」是他SHOW的目標。
當一個人成年時,他的所有氣輪己全部地在運作。這時他需要的是安定、安全,並對全人類有一種愛。他不僅會愛他的太太、小孩、社會及國家,當然,還有別人的太太、先生。這段時期大約在二十歲到五十五歲之間。
有一個人快死了,他告訴他的太太說:「我快死了,而你還年輕,妳可以再嫁人。」太太哭著說:「不﹗不行﹗」先生說:「為了妳的幸福,答應我吧,這樣我死了才放心。」太太說:「既然這樣,那我就答應你。」先生又說:「他可以用我剛買的新車。」太太說:「不﹗不行﹗」先生說:「為了妳的幸福,答應我吧,這樣我死了才放心。」太太說:「既然這樣,那我就答應你。」先生又說:「他可以用我剛買的高爾夫球桿,這樣妳就可以陪他打小白球了。」太太說:「不﹗不行﹗」先生說:「為了妳的幸福,答應我吧,這樣我死了才放心。」這回太太堅持不要,先生不解地問:「妳什麼都答應了,為什麼唯獨這一件事,妳不答應呢?」太太被逼的回答說:「因為......因為......他是左撇子﹗」
五十五歲時,一個人就邁入了年老與死亡期。這時期的精神體是相當的亮麗,及富有極高的精神能量。由於精神能量的趨動,使得老年人對精神的事物,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並且對宗教、神及上帝有某種程度的連繫。
當一個人逐漸衰老時,他就必須去面對死亡的問題。關於死後的過程,我在「大進化:生命是什麼」一書,第十一章「死後的世界」中,有描述過,故不再重複敘述。
為了能更明瞭死亡的過程,現就以氣輪的現象來解釋死亡的過程:
在死亡發生時,物質層面的經絡體、情感體及理性體所屬的五個氣輪,就裂開成一個大洞,隨之三個體就以白色的光點逐漸散去,這時死者的臉會呈白色,然後上面四個體的氣輪,就開始擴大而形成一個大洞,死後三小時之內,巨大的能量由脊椎向上噴出,把肉體沖洗一次,任何淤塞的能量會全部被沖走,由於淤塞的能量被沖走,因此死者在瞬間之內,就可以看到在他一生中所做過的任何事,像一個銀幕般地出現在他的眼前,而一切喪失的記憶,也會全部被記起。
在這之後,你會記得你是誰?誰才是真正的你?最後你會回歸於精神體的形態,但你的精神層面會比先前更進化了一步。
由此看來,一個人並未真正的死去,真正死的是肉體,對精神體而言,它卻是再度的復活、再度的重生﹔所以說,真正死的只是「死亡」本身,因為精神體可再度的進入一個新的肉體。
人懼怕死亡,是因為他不知道死後會去那裏?畢竟那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空間,而且他也必須離開他所愛的人,不管他愛的有多深。當他渡過了肉體最難割捨,與肉體所產生的種種痛苦階段後,就獲得了一個比肉體的結構要好幾百萬倍的光體,這時死者才會發現到為失去肉體而哭泣,是多麼不值得。
莊子書上說,有一位美女叫「麗姬」的,她的爸爸是位守邊疆的官,為了內陸與邊疆的民族能夠和平相處,就把她下嫁給邊疆的一個王。當她下嫁時,哭的兩眼像核桃一樣,淚水把新娘禮服浸成游泳衣,可是等她到了宮裡,有很多人服侍著她,並且和強壯的老公睡在舒適的床上,吃著美味的牛肉大餐,這才懊悔為什麼當初要哭的死去活來。就像一個人,他生前患有半身不遂的病,走路一拐一拐的,死後卻像阿諾一樣地活跳,這不賺到更多嗎?所以為什麼要哭泣?
如果你能瞭解老子所說的下列這一段話,相信它會對你死後有很大的幫助。
老子說:「當天下的人都知道美才是美時,好美的心念就產生了,那麼就會有厭惡醜的心念。當天下的人都知道善才是善時,好善的心念就產生了,那麼就會有厭惡惡的心念。當一個人有這種心念時,那麼美就不是美了,善也不是善了。所以說,『有』和『無』是互相對待而產生的,『難』和『易』是互相成因而產生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而產生的,『高』和『下』是互相依存而產生的,『音』和『聲』是互相合成而產生的,『前』和『後』是互相連續而產生的。所以聖人瞭解這個道理,而能以『無為』來處理事物,以『不言』來教化別人。自己從不推辭地參與萬物的生成,他生養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他作育萬物而不說是自己的本事,他成就了一切功德,但從不居功。正因為他不居功,所以大自然也不會棄他而去。」
這段話最重要的含意就是,不要在你的思想意識裡建立起一種對立的標準,認清它,而不是去建立它,這樣你才不會落入對立性的陷阱裡﹔比如說,你相信死後會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那麼你就會真的在死後到達那裡,不過,當你住久了,你會覺得無聊透了,因為精神生命是不斷在變化、前進著,任何精神生命企圖停留在某一點上,都會使精神生命好像缺少了些什麼?
有人相信他會下地獄,那麼他真的會下地獄,地獄住久了也會令他厭煩,他也會感覺到生命中缺少了什麼?
相信極樂世界與相信地獄的人,死後對精神進化並沒有幫助,因為極樂世界與地獄是相互對立的,所以等這個人下次轉生時,他會去學習如何活在沒有對立性的世界裡,一個沒有天堂與地獄的世界,一個只有「當下存在」的世界。
那麼如何才能活在沒有對立性的世界呢?
比如說,你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同時你也相信西方式天堂的存在,你更相信有很多、很多天堂的存在。雖然你相信的天堂有很多,但你並不執著於某一個天堂,而且你也不會去比較那一個天堂是最好的?你只知道有天堂的存在而己。如此,你就不會掉入天堂的那種無聊的世界裡,因此,你可以依你自己的需要,去創造一個你隨時想要的一個天堂。
天堂與地獄,是根據一個人死後的需要而前往的地方,因為在我們的思想裡,我們總想去一個地方,你叫他呆在原地,他會受不了的,他會覺得自己是在監牢中。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我們的心念是無時不刻地在活躍著,也由於心念的活躍,使得我們失去了什麼叫「存在」的本質。其實死後並沒有規定你一定要到什麼地方去?那個地方是你非去不可的地方?
我們的社會教導我們,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觸犯了法律,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嚴重一點的還會被判無期徒刑或死刑,很多人更相信那些逍遙法外的人,雖然法律無法制裁他,他也會受良心的苛責。縱然一個人從不犯罪,但也還有一生下來就帶有的「原罪」,如果你說你是沒有罪的,那麼別人就會把你釘死在十字架上,他們心裡會說:「我們都這麼爛了,在這麼爛的世界裡,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完美的人呢?他以為他是佛陀嗎?」
你要重新認清過去你所做的一切,想一想過去為何如此做?不要帶著對立性的觀念去看,不要說這件事我做對了,那件事我做錯了。瞭解、認清事情的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日未到。」存有這種心態的人,死後會將自己困死在一個相當受限制世界中,而這個世界正合乎他的信念,這也可以說:他以他的心念,帶著他自己,到一個合乎他的信念的地方。
在佛陀的眼中,他不會說這是善的、那是惡的,他只說那是「無明」。指這個是善的、那個是惡的本身就是一種「無明」。
當一個人處在無明的狀態時,死的時候就會很麻煩了,他會輪迴很多次,才可能知道自己處在無明中。
肉體死亡後,輪迴才可能發生嗎?
不,人活著的時候,輪迴也可能發生,這叫「同世輪迴」,同世輪迴不需要重新換一個肉體。
同世輪迴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時,肉體會有一些症狀發生,這些症狀是很難用現代的醫學儀器檢驗出。有些症狀會出現一種很危急的狀況,這主要是精神體與肉體之間的光索正在更換所導致的,一般而言,同世輪迴要花兩年的時間才可能完成,像有些人死了之後又回陽,都有可能是同世輪迴的現象。
由於很少人知道同世輪迴的現象,所以當同世輪迴發生時,他們就會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花了大把鈔票,去拜訪各大名醫,結果一點效果也沒有。
一般人都會感覺到失去了自己,好像自己是不存在的,對自己沒有一點認同感,他忘了他來到這個世界是作什麼的?有時候他會感覺到自己快要死了,感覺死亡的腳步是那麼地近,可能再往前一步,就死了,可是等了很叉,偏偏又死不了,這會令他摸不著頭緒,思想呈現一面的空白,真的像佛家所說的「放空」,一種真正的空的感覺。這時如果他能靜心及耐心地等待,那麼就比較容易接受同世輪迴所造成的改變。
很多人因這種改變,所以很自然的,他以前的好朋友,都會一個個的離開,甚至老公、老婆也會跟他說「再見」,也許他會換一個新的環境去工作,或者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居住。本來富有的,反而會變的三餐不濟,當然也有相反的。這一切的改變就好像你搭了一部公車,公車到了終點站,而你也必須下車,下車後,每一個人都根據他們自己的需要,而到一個他們願意去的地方,他們不再與你有任何的關係。
有時候你會在同一個空間內,看到另一個空間的東西,也許你見到了前世的你,及其它空間的存在體﹔不要迷惑了,你並沒有得精神分裂症,或眼睛出現了錯覺,你只是在經歷同世輪迴罷了。空間會錯亂、時間也會有所混亂,你可能進入小學時候的你,或嬰兒時期的你。昨天、今天、明天對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你也不是活在所謂的「活在當下」的感覺,真正的活在當下是全然的覺醒、全然的存在或全然的喜悅的狀態。活在當下的人可以自由地去選擇任何的時間及空間,而不是偶爾地掉入另一個時間、空間裡。
在這段時間過了之後,由最高的精神處會有新的能量,大量地流入精神三體,再由精神三體構成一個新的生命藍圖﹔精神三體再逐漸下降,與其它的六個體加以連接,所謂「連接」也就是光索能量的相互交流,形成一個新的能量場。當然,舊的能量場尚會留下一部份,所以說,當一個人輪迴後,他還是保存了一點前世的東西,其實每一個人無論他輪迴了多少次,都帶有多世的累積能量,只是這些能量被新的能量所覆蓋住,而無法顯現出它的能量罷了。
等到同世輪迴完成了之後,你就變的比以前更好,而你的精神進化也就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當人類的精神愈進化時,就有愈多的人會有同世輪迴的經驗,也許有一天,人們不必藉著肉體的死亡,而去輪迴﹔我想,這個日子有可能在三十年之內來臨,所以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相當令人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