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連結──是治病,還是醫心?
德國一位癌症醫生瑞克.基爾得.黑默(Ryke Geerd Hamer)曾提出過一份有趣的報告:他在研究過上萬名病人後發現,癌症的病史與病人的情緒其實是相關連的。這些臨床經驗告訴他,大多數得到癌症的人,在發病前的三到六個月都曾經歷過一些重大的人生變故,無論是親人過世,與摯愛的子女、伴侶交惡,或者其它令人不快的天災人禍等。於是,他推斷當人處於衝突、憤怒、哀傷等負面情緒中,卻得不到適當的抒發時,將會演變成癌細胞。
由此可證,人體健康與心情(情緒)有著莫大關連。從醫聖希波克拉底,到近代的赫尼曼醫生、巴哈醫生,都非常注重這一點。一九八○年前後,美國著名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es L. Hay)被稱為身心連結的先驅,首先強調了正面思考有助於身體健康。不過,當時卻被認為是不科學的,因為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方面的思考是來自於東方哲學,一般人往往把這樣的健康觀與是否認同鬼神及輪迴的概念連在一起。要不就相信,要不就不信,得不到具體證實。我們都知道「身」是身體,而「心」指的又是什麼?
細胞變異會受到情緒影響
「心」不單是心臟,也是指腦內思考與全面性的情緒。國際知名的腦神經與藥劑學專家坎德絲.帕特博士(Candace Pert)透過實驗證明了我們的情緒不只和腦有關,傳導情緒反應的關鍵是神經胜(neuropeptide),而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著情緒的接收器,會蒐集環繞的指令,細胞分裂、再生、成長、耗損或保留能量、修復及對抗感染等。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溝通,是仰賴賀爾蒙神經傳導者(neurotransmitters)與胜,這些通稱為「ligands」。而它們的角色,就是身心對話的基礎結構,在人體內負責九八%身心之間資料的傳遞。帕特博士把胜和接收器歸類為「情緒的分子」,她指出「情緒」是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心智之間的連繫,而每一個細胞上的接收器則是情緒發生的地點。
在身體裡面,接收器根據我們生命中的經驗調整生理反應,情緒影響著分子,而分子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帕特博士特別強調,胜和接受器本身並不會產生情緒;分子本身就是情緒,而我們所處的感覺則是「當胜跟接收器結合時,所產生的能量震動」。
因此,隱藏在「感覺」底下的,就是情緒在潛意識層進行資料交換,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你的潛意識,因此當人能夠改變潛意識,自然就能影響身體。這也是為什麼露易絲.賀的著作,會以正面思考的句子作為讓身體恢復健康的處方。而暢銷名作《秘密》也提到一位得乳癌的女士,藉由每天重複念誦「感謝我已經好了。」(Thank you for my healing.)直到腫瘤消失為止。
人接受的字眼跟思考,會加強大腦裡面的神經鏈,進而改變身心靈的整體運作。西醫說:「健康或疾病,都是你吃出來的。」而自然醫學的看法則是:「健康與疾病,都是你吸收消化造成的。」從身心靈的全人觀來看,我們其實可以更進一步的說:「你健康與否,都是你想出來的。」換言之,你的信念創造了你的實像。
心跳頻率是身體訊息的指揮官
西方傳統思想認為情緒來自於大腦,所有的情緒只是單純一個精神上的外化現象罷了。我們現在知道,事實不是如此;在情緒生理學、壓力管理,以及心腦關係研究超過十八年的全球權威單位「心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rt Math)指出,心臟本身擁有獨立運作的神經系統。這就好比心臟裡面有另外一個腦,會接收並且傳送訊息,組成大腦與心臟之間雙向的溝通管道;心臟跟大腦之間的資料傳輸不但是雙向,而且心臟傳送到大腦的訊息,遠多過大腦傳送到心臟的訊息。
心術研究院也發現,大腦的節奏會主動和心跳的節奏同步,血壓和呼吸的節奏也一樣會跟進。因此,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假設,心臟的震動頻率是身體所有訊息的總指揮官。而這些在心臟、大腦及全身之間傳導的訊息,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舉止跟感覺;混亂跟不正常的心跳,告訴大腦我們現在的狀況並不好,應該有意識的去表達,或是思考解決之道。
心跳也被情緒所影響,生氣、憤怒、憎恨、恐懼、擔心、害怕,都會造成心跳的混亂。而愛、慈悲、信心、感恩、安全感,則會產生平穩的心跳。了解這樣的關係後,你就會知道處理人的負面情緒是何等重要。
對目前的主流醫學而言,心臟只不過是一具幫浦、一個水泵;出了問題,只要更換一個適合的就好。但有趣的是,很多做過心臟移植手術的案例都顯示,接受移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保有捐贈者的一些特質(像是突然想吸菸,或是偏好某些食物),有些和本身的興趣相去甚遠,連患者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因此,心臟、心智與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完整個體,並非隨時可以換零件跟淘汰的機器。
基因並不能決定你的疾病
有的人認為「基因」主導一切,某些人天生基因好,某些人則比較差。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適者生存。」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存活,都是源自於我們自身基因的慈悲,而主流醫學的醫療系統,以及大多數人的信念,也都是架構在進化論上。難道,我們只能心存畏懼的活在基因的淫威底下?其實不然。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細胞生物學 家暨 教授──布魯斯.立普頓博士,在他的著作《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指出,基因會隨著我們的思考跟意念而改變,恐懼本身會直接影響基因,接著負面的影響我們的健康,甚至跟隨你的恐懼,自導自演出一場悲劇。當我們把責任歸咎於基因時,就讓自己處於一個機率受害者的角色。
雖然我們必須承認,很多先天疾病的確是由基因的缺損所造成,但是這在總人口的比例畢竟是少數的。立普頓博士指出,先天基因的缺陷約占總人口的二%,因此大部分的人是基因健全的,不應生成日後那麼多的疾病。
而目前西方國家的死亡主因,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都已經被證實不再是由基因本身所造成,而是先天的基因及後天環境交互影響之下的產物。立普頓博士也指出,科學家總是把很多基因跟各種疾病的特徵連結在一起,卻沒有發現單一基因會導致一個特徵或疾病。
數千萬年來,我們都在基因池裡交換著基因。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種種疾病的基因,關鍵差異只是在於這些疾病的開關,到底是怎樣被開啟的?基因並不能全然決定你是否會得某種病,你生病的開關其實分別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情緒壓力、毒素累積、外來細菌或病毒、外傷、負面能量等因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