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時期處在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不論在生理、病理、辨證和治療(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數或時間)方面均有它的特點,與成人有所不同。

 

 

 

 

 

        小兒具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和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小兒出生後,猶如萌土之幼芽,臟腑柔弱,血氣未充,經脈未盛,內臟精氣未足,衛外機能未固,陰陽二氣均屬不足,祖國醫學依此提出了“稚陰稚陽”的觀點,認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無論在物質基礎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全的,是處在不斷生長發育過程之中;另一方面,小兒機體生長發育迅猛,年齡越小,生長越快,營養的需要越大,前人據此提出了“純陽”一說,認為小兒生機旺盛,發育生長迅速,對水穀精氣需要迫切,常見之為“陰之不足,陽之有餘”。

 

 

 

 

 

 

        小兒還有抵抗力差,容易發病,傳變較快和易趨康復的病理特點。小兒由於體質和功能均較脆弱,因此抗病能力差,加上小兒寒暖不能自調,飲食不能自節,故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在臨床發病方面,也以肺、脾二臟疾患為多,而對於突然發生的強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容易出現驚恐狀態。且小兒病情變化迅速,具體表現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若調治不當,容易輕病變重,重病轉危。易趨康復是指小兒機體生機蓬勃,活力充沛,在疾病過程中,其組織再生和修補能力也是旺盛的,且病因單純,很少七情影響,在患病之後,如能及時調治,則容易痊癒,較快恢復其生理功能。

 

 

 

 

 

 

        小兒推拿辨證也是在四診八綱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四診中,乳兒不會說話,因此問診常是間接的,較大兒童雖能言語,但也往往不能確切訴說病情,加之嬰兒氣血未充,經脈未盛,脈象難憑,尤其在診察時常哭鬧不安,更易影響氣息脈象,給診斷造成困難。聞診雖能反映一些情況,但也不夠全面,只有望診不受種種條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較可靠,應予重視。此外,從八綱辨證來看,小兒體屬純陽,感受外邪後,每易寒隨熱化,故臨床以陽證、熱證、實證居多;且發病較快,變化較多,又常挾有其他兼症,因此臨診時需仔細觀察,辨證分析,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由於小兒生理、病理的特點,它的治療(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數或時間)也與成人推拿有所不同。其手法特別強調要輕快柔和,平穩著實;穴位除常用的少數經穴、奇穴外,多數穴位為小兒所特有,並多分佈在兩肘以下,這些特有穴位的主治作用及其分佈特點,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多方便,如在嚴寒的冬天也可在患兒兩手部穴位操作,免除脫衣的不便,而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臨床操作常藉用一些介質,操作次數或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定。

 

 

 

 

 

 

        由於小兒發病方面特點以外感病和飲食內傷居多,因此在推拿治療上常用的也以解表(推攢竹、推坎宮、推太陽、拿風池等)、清熱(清河水、退六府、推脊等)、消導(推脾經、揉板門、揉中脘、揉天樞等)為多;另一方面,小兒病情變化迅速,一日之內即可由實熱證迅速轉變為虛寒證(正氣暴脫),因此臨診時必須審慎果斷,治療恰當而及時,必要時可結合中西醫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小兒推拿特定穴位及部位

 

 

 

 

 

 

 

 

 

 

 

 

 

        此處主要介紹的是小兒推拿常用的穴位和部位。小兒推拿理論是在中醫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理論指導下,從臨床實踐中總結形成的。其治療部位既有經穴、經外奇穴,又有其特定的部位。小兒推拿治療部位較為豐富,由於地域差異,師傳不一,名稱、部位並未完全統一。本文主要介紹經穴、奇穴以外的已趨於統一的常用穴位及部位。這些部位針灸治療並不使用(個別穴位實系經穴,但沿用該名已久,今暫時仍予舊稱),故稱推拿特定部位。因為小兒推拿特定部位是從臨床實踐中直接總結形成的,所以其主要分佈於便於操作的頭面部、上肢部這些暴露部位。又由於推拿手法操作的需要,這些部位不像針灸穴位只限於某一點,而具有點狀、線狀、面狀的多形性。

 

 

 

 

 

 

 

 

 

 

 

 

 

        l﹒天門

 

 

 

 

 

 

 

 

 

 

 

 

 

        定位: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外側支,佈有額神經外側支。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煩躁。

 

 

 

 

 

 

 

 

 

 

 

 

 

        2﹒坎宮

 

 

 

 

 

 

 

 

 

 

 

 

 

        定位: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圖略)。

 

 

 

 

 

 

        解剖:額肌、眉皺肌、眼輪匝肌。有額動、靜脈,顳淺動、靜脈額支,額動、靜動外側支。分佈有額神經內側支,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眶上神經、面神經分支。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高熱驚厥,結膜炎。

 

 

 

 

 

 

 

 

 

 

 

 

 

        3﹒山根

 

 

 

 

 

 

 

 

 

 

 

 

 

        定位:兩目內眥之中,鼻根低窪處(圖略)。

 

 

 

 

 

 

        解剖:在掣眉肌中。有額內動、靜脈分支。佈有來自三叉神經的滑車上神經。

 

 

 

 

 

 

主治:高熱驚厥,抽搐。

 

 

 

 

 

 

 

 

 

 

 

 

 

        4﹒囟門

 

 

 

 

 

 

 

 

 

 

 

 

 

        定位:前髮際正中直上2吋,百會前骨陷中(圖略)。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佈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高熱驚厥,頭痛,昏迷,煩躁,鼻出血。

 

 

 

 

 

 

 

 

 

 

 

 

 

        5﹒耳後高骨

 

 

 

 

 

 

 

 

 

 

 

 

 

        定位:乳突下緣(圖略)。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上方。有耳後動、靜脈分支。佈有枕小神經本幹。

 

 

 

 

 

 

        主治:頭痛,高熱驚厥,煩躁。

 

 

 

 

 

 

 

 

 

 

 

 

 

        6﹒天柱骨

 

 

 

 

 

 

 

 

 

 

 

 

 

        定位:頸後髮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在項韌帶、項肌中。有枕動、靜脈分支,棘間靜脈叢。佈有第3頸神經和枕大神經。

 

 

 

 

 

 

        主治:嘔吐,惡心,項強,高熱驚厥,咽喉炎。

 

 

 

 

 

 

 

 

 

 

 

 

 

        7﹒橋弓

 

 

 

 

 

 

 

 

 

 

 

 

 

        定位:乳突至胸鎖關節成一斜線(圖略)。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前緣。有頸總動脈,頸內動、靜脈,頸外動張,佈有迷走神經及其分支,膈神經,交感神經的頸中、頸下神經節。

 

 

 

 

 

 

        主治:小兒肌性斜頸,高血壓,肺氣腫,高熱驚厥。

 

 

 

 

 

 

 

 

 

 

 

 

 

        8﹒乳旁

 

 

 

 

 

 

 

 

 

 

 

 

 

        定位:乳外旁開2分(圖略)。

 

 

 

 

 

 

        解剖:在胸大肌、前鋸肌及肋間內、外肌間。有胸外側動、靜脈分支,胸腹壁動、靜脈,肋間動、靜脈。佈有第4肋間神經。

 

 

 

 

 

 

        主治:胸悶,咳嗽,支氣管哮喘,嘔吐。

 

 

 

 

 

 

 

 

 

 

 

 

 

        9﹒脅肋

 

 

 

 

 

 

 

 

 

 

 

 

 

        定位:從腋下兩脅至天樞處(圖略)。

 

 

 

 

 

 

        解剖:有肋內外肌,肋下緣有腹外斜肌腱膜,腹直肌,腹內斜肌,腹橫肌。有肋動、靜脈。佈有肋間神經。

 

 

 

 

 

 

        主治:胸悶,脅痛,支氣管哮喘,呼吸困難,消化不良,肝脾腫大。

 

 

 

 

 

 

 

 

 

 

 

 

 

        10﹒丹田

 

 

 

 

 

 

 

 

 

 

 

 

 

        定位:在小腹部,當臍下2吋與3吋之間(圖略)。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線動、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佈有第11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腹瀉,腹痛,遺尿,直腸粘膜脫垂,腹股溝斜疝,尿瀦留。

 

 

 

 

 

 

 

 

 

 

 

 

 

        11﹒肚角

 

 

 

 

 

 

 

 

 

 

 

 

 

        定位:臍下2吋(石門)旁開2吋大筋處(圖略)。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動、靜脈支。分佈有第11肋間神經。

 

 

 

 

 

 

        主治:腹痛,腹瀉。

 

 

 

 

 

 

 

 

 

 

 

 

 

       
12
﹒脊柱

 

 

 

 

 

 

 

 

 

 

 

 

 

        定位: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觝後韌帶。有觝中動、靜脈後支,棘間靜脈叢,頸橫動脈分支,棘間皮下靜脈叢,肋間動脈後支。分佈有第8頸神經後支內側支,胸部神經後支的內側支,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

 

 

 

 

 

 

        主治: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腹瀉,嘔吐,腹痛,便秘,高熱驚厥。

 

 

 

 

 

 

 

 

 

 

 

 

 

        13﹒七節骨

 

 

 

 

 

 

 

 

 

 

 

 

 

        定位: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長強)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棘間韌帶,觝後韌帶。有腰動脈後支,棘間靜脈叢及棘間皮下靜脈叢,觝中動、靜脈後支等。佈有腰神經後支內側支及尾神經分支等。

 

 

 

 

 

 

        主治:腹瀉,便秘,直腸粘膜脫垂。

 

 

 

 

 

 

 

 

 

 

 

 

 

        14﹒龜尾

 

 

 

 

 

 

 

 

 

 

 

 

 

        定位:尾椎骨端(圖略)。

 

 

 

 

 

 

        解剖:有尾骨尖端,分佈有尾神經。

 

 

 

 

 

 

        主治:腹瀉,便秘,遺尿,直腸粘膜脫垂。

 

 

 

 

 

 

 

 

 

 

 

 

 

        15﹒拇指螺紋面(脾土)

 

 

 

 

 

 

 

 

 

 

 

 

 

        定位:拇指末節指腹(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佈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線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經的掌側固有神經的末梢神經網。

 

 

 

 

 

 

        主治: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細菌性痢疾。

 

 

 

 

 

 

 

 

 

 

 

 

 

        16﹒食指螺紋面(肝木)

 

 

 

 

 

 

 

 

 

 

 

 

 

        定位:食指末節指腹(圖略)。

 

 

 

 

 

 

        解剖:有食指橈側動、靜脈網及掌側固有動、靜脈網。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處。

 

 

 

 

 

 

        主治:高熱驚厥,煩躁不安,結膜充血,長期低熱。

 

 

 

 

 

 

 

 

 

 

 

 

 

        17﹒中指螺紋面(心火)

 

 

 

 

 

 

 

 

 

 

 

 

 

        定位:中指末節指腹(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處。

 

 

 

 

 

 

        主治:淺昏迷,高熱驚厥,煩躁,口腔炎。

 

 

 

 

 

 

 

 

 

 

 

 

 

        18﹒無名指螺紋面(肺金)

 

 

 

 

 

 

 

 

 

 

 

 

 

        定位:無名指末節指腹(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指背動脈形成的動、靜脈網。佈有指背神經和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感冒,發熱,咳嗽,胸悶,急性支氣管炎。

 

 

 

 

 

 

 

 

 

 

 

 

 

        19﹒小指螺紋面(腎水)

 

 

 

 

 

 

 

 

 

 

 

 

 

        定位:小指末節指腹(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指背動脈形成的動、靜脈網。佈有指背神經和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體質虛弱,腹瀉,遺尿,泌尿道感染。

 

 

 

 

 

 

 

 

 

 

 

 

 

        20﹒大腸

 

 

 

 

 

 

 

 

 

 

 

 

 

        定位: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佈有指及掌背動脈及靜脈網。分佈有正中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橈神經,指背側神經。

 

 

 

 

 

 

        主治:腹瀉,細菌性痢疾,便秘。

 

 

 

 

 

 

 

 

 

 

 

 

 

        21﹒小腸

 

 

 

 

 

 

 

 

 

 

 

 

 

        定位:小指尺側邊緣,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圖略)。

 

 

 

 

 

 

        解剖:佈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及掌側固有神經(尺神經)。

 

 

 

 

 

 

        主治: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單純性腹瀉。

 

 

 

 

 

 

 

 

 

 

 

 

 

        22﹒腎頂

 

 

 

 

 

 

 

 

 

 

 

 

 

        定位:小指頂端(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指背動脈形成的動、靜脈網。佈有指背神經和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自汗,盜汗,腦積水。

 

 

 

 

 

 

 

 

 

 

 

 

 

        23﹒腎紋

 

 

 

 

 

 

 

 

 

 

 

 

 

        定位:手掌面,小指第2指間關節橫紋處(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佈有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黴菌性口腔炎,結膜炎,高熱,昏迷。

 

 

 

 

 

 

 

 

 

 

 

 

 

        24﹒四橫紋

 

 

 

 

 

 

 

 

 

 

 

 

 

        定位: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第l指間關節橫紋處(圖略)。

 

 

 

 

 

 

        解剖:人皮後有指纖維鞘、指滑液鞘、屈指肌腱,深部為指關節腔。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分支。佈有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腹脹,腹痛,驚厥,氣喘,口唇破裂。

 

 

 

 

 

 

 

 

 

 

 

 

 

        25﹒小橫紋

 

 

 

 

 

 

 

 

 

 

 

 

 

        定位:掌麵食、中、無名、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圖略)。

 

 

 

 

 

 

        解剖:皮下有掌腱膜,深部為掌指關節腔。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佈有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煩躁,口腔炎,口唇破裂,腹脹。

 

 

 

 

 

 

 

 

 

 

 

 

 

        26﹒掌小橫紋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側掌紋頭處(圖略)。

 

 

 

 

 

 

        解剖:在小指展肌起點和小指對掌肌中。有指背側動、靜脈,手背靜脈網。佈有尺神經支指背神經。

 

 

 

 

 

 

主治:支氣管炎,咳嗽,哮喘,口腔炎,百日咳,流涎。

 

 

 

 

 

 

 

 

 

 

 

 

 

        27.胃節(胃經)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節(圖略)。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佈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經的掌側固有神經的末梢神經網。

 

 

 

 

 

 

        主治:胃酸分泌過多,食欲不振,吐血,鼻出血。

 

 

 

 

 

 

 

 

 

 

 

 

 

        28﹒板門

 

 

 

 

 

 

 

 

 

 

 

 

 

        定位:手掌大魚際平面(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想願成大師 的頭像
    心想願成大師

    Grace心想愿成俱樂部 -Grace Wishes Come True Club-Golden Sun Age-超時空宇宙

    心想願成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