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檀波羅蜜
檀是印度文,中文名為布施。以己財或法分布與他人,名為布,惙己惠人名為施。
內有清淨的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內生起一個捨的法;這個施捨的心能夠破除我們的慳貪煩惱,名叫做檀,亦名為布施。
波羅蜜譯曰到彼岸。即謂以布施之行法,度生死海到涅槃彼岸。
甚麼叫做福田呢?福田有三種:(一)悲田。指貧窮困苦之人,施與貧困之人,可助長我們的慈悲心,故名悲田。(二)敬田。即佛法僧三寶。(三)報恩田。即父母師長是。
田能生物,於應受供養者而供養之則生諸福報,猶如播種於田,則有收穫之利,故名福田。
雜寶藏經云:「若有人以清淨的信心,雙手奉一掬水,布施與佛、或僧、或父母、或困厄的病人,以此功德,千萬劫受福無窮。」
布施的心態有三種:(一)憐憫心(二)恭敬心(三)憐憫恭敬心。
若無慈悲心,不名布施,有慈悲心才名布施。富有的人,雖然能供給財物與人,若無慈悲憐憫心,亦無恭敬心,不名施主。以憐憫心或恭敬心而布施,才名施主。若布施與貧困的人,名為憐憫施;布施與佛菩薩,名為恭敬施;布施與老病貧困的出家眾,名為恭敬憐憫施。
布施分三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
以財物布施與人是為財施。以好語,愛語利益眾生;或以清淨心,柔善心說法,均名為法施。
甚麼是清淨柔善心呢?說法的人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恭敬而說法,而是以慈憫心,在大眾中讚歎三寶,開示實相,教化眾生令入佛道,名為以清淨柔善心說法。
甚麼是無畏施呢?護持在危難中的人,令其心離怖畏,就是無畏施。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所以觀音菩薩的別號名施無畏者。安慰臨命終的人不要害怕,並教他念佛求生淨土,亦是無畏施;放生,也是無畏施。
為甚麼要修布施呢?
金錢雖然是人所喜愛,但是一切無常,人的生命是非常之短暫,在整個宇宙來看,人的生命如電光火石,迅速消逝。人的色身更加無常,時時要遭受各種苦痛,錢財不能夠代替各種苦痛,死的時候更是帶不走。只有布施的功德,可以由今生帶至下一生,甚至成佛之時,功德都不會盡,是故應要布施。
有智慧的人,悟到萬物無常、財不可保,只有福德才可以助我們出苦海。有智慧的人,知道與其倚靠錢財,不如倚靠布施的福更加穩當,是故能夠克服自己慳財的心,遇到好的福田,就能行大布施。
昔日,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生了一個兒子,相師說這兒子無福。婆羅門很不高興,一個無福的子怎可以承繼家業呢?這個兒子到了十二歲的時候,父母就驅走他,這小孩子惟有行乞過活。
有一天,無意中行乞到祇洹精舍,佛見到就憐憫他,以右手摩他的頭,他的頭髮就自然脫落,自然有袈裟披在身上,佛賜他一個名字,叫做羅旬踰。
當時祇洹精舍的比丘是分組出外乞食的,羅旬踰無論參加那一組,那一組就一定空谰而回,佛就會命其他組的比丘分食與他們。每一天都如是。
有一次,目犍連暗自想道:「都是這個羅旬踰,令比丘僧空谰而回。」
佛有他心通,知道目犍連在想甚麼,於是第二天早上,分派自己與舍利弗一組,派目犍連與羅旬踰一起。佛對目犍連說:「所有我往乞食的地方,你們都不得往。」怎料,無論目犍連與羅旬踰往那一處去,都見到佛及舍利弗。目犍連與羅旬踰乞了大半天都是空谰,目犍連暗道:「我今天一定要捱餓了。」羅旬踰更是餓得不能步行,坐在恆河邊休息。
目犍連立即跑往佛處,佛把谰裡剩餘的小小食物給與他。目犍連說:「我現在餓得可以吞下整個須彌山,這小小的食物怎能飽我?」佛說:「你吃吧,不用擔心不夠。」目犍連吃飽後,佛的谰裡仍然還有食物剩餘。
目犍連請求佛將谰中的食物賜與羅旬踰。佛說:「我不是慳惜這小小食物,只是羅旬踰宿世的果報,令他不能夠得食。」但是佛仍然將谰交與舍利弗,由舍利弗交給羅旬踰。怎料羅旬踰正想食的時候,整個谰跌入地深一百丈,舍利弗以神通力把谰及食物拿回來再交給羅旬踰。這一次羅旬踰又不小心,把整谰食物掉進恆河裡。
羅旬踰知道自己今天又要捱餓,於是萬緣放下,跏趺而坐,攝心思惟:「無論我跟那一組比丘往乞,皆空谰而還,就是佛與我食物也無福消受,這都是因為我過去世罪有應得,我應該受,不應該怨天尤人。」
當羅旬踰一心思惟時,他的煩惱結解,罪垢消除,即時証得阿羅漢果,自己在地上拿起一把泥土食,食後即入涅槃。
原來羅旬踰過去很多世以前,是一個既慳貪又不願布施的人。每次吃飯時,他先把一件衣裳鋪在地上,當飯粒掉落之後,可以撿回再吃。
有一次,有一位比丘向他討飯,當時的羅旬踰就拿起一把泥土給他。從是以後,羅旬踰生生世世都要捱餓。現在雖証得阿羅漢果,也要先食泥土,然後入涅槃。當日向他乞食的比丘,就是今日的舍利弗。
雜喻經記載,昔日在舍衛國,有一位貧人,他屋外的葡萄結了幾串葡萄果,他很想拿去供養僧眾。剛巧這一個月每天都有人供僧,他便天天都在等待,每一天都想著:「我要供僧。」一個月後,剛巧有一位比丘路過,他立即摘下那幾串葡萄奉上,他說:「我天天都想供僧,等了一個月,終於在今日得嘗所願。」比丘說:「你在這一個月裡已經天天供僧了。」貧人問其原因,比丘說:「你每天都想著供僧,即是每天都在供僧,功德不可思議。」
一個慳貪的人,自己所需要的尚且吝惜不用,見到有人來求布施,更加起一個憎惡心,而且還惡面而向,就在這一刻,種下受身醜陋的業因。因為心內起憎惡就是心醜陋,惡面而向就是樣貌醜陋。
有財不施,世世受貧窮的果報;有法而不施,來世受愚蠢的果報。佛弟子中,周利槃陀伽因為過去世不肯為人說法,所以受到愚蠢的果報,出家之後,五百羅漢教他背誦半句偈也背不來。甚至世尊教他背「掃帚」兩個字,他記得「掃」就忘記「帚」;記得「帚」就忘記「掃」。所以有法不施,世世愚痴,並且還會生在無佛法之處。
布施有甚麼功德呢?布施的功德在佛經中數不勝數:
大智度論云:「布施是善法的根本,富貴安隱的福田。布施破貧窮、斷三惡道。」喜歡布施的人,臨命終時,其心不怖,後世得生天上,或生人中,有大財富。
有些畜牲特別受到主人的愛護,成為寵物,這與牠過去世曾經布施有關。為甚麼布施的人仍受畜生之報呢?
布施的功德雖然殊勝,但是布施之後不一定在天或人道之中受報。例如,以瞋心或諂曲心而行布施,來世為有福的龍。憍傲的人以輕慢心布施,成為金翅鳥。不如法而取財物來布施,墮鬼神中為鳩槃荼鬼。偷別人的物品來布施,或是自己拿財物布施,施了之後又後悔,此人未來雖然會得到財富,但亦會時時虛耗,想儲蓄也不可能。
昔日,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長者叫做婆提,是一位大富翁,但是一毛不拔,自己也不捨得穿,不捨得食,並且起邪見毀謗布施,對於妻子及奴僕,更加刻薄。但是他沒有兒子,死後所有財物沒收與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沒收了他的財產後,走去請問佛:「婆提長者今日命終之後,生在何處?」佛言:「婆提長者福已盡,又因為起邪見毀謗布施,斷了善根,現在啼哭地獄。」波斯匿王聽了之後,禁不住流起淚來,又再請問佛:「婆提長者往昔修何福,令他今世生在大富之家;又曾造何惡業,令他雖然富有而不能夠享受富有之樂,最後甚至財產被沒收。」佛言:「婆提長者過去世是一個農莊的主人,有一次,有辟支佛來乞食,婆提親手施與,辟支佛受施後,從空中飛去。婆提見到,即時發願:「願我世世所生之處,財寶無量。」但是發了願後不久,起悔恨心道:「我應該把剛才的食物分給奴僕,不應該給與那個沙門。」
由於布施辟支佛而發願的功德,令婆提長者所生之處財寶無量,但是因為他後來起悔恨心,所以雖然富有而不捨得食不捨得穿,即是不能享富有的福,最後甚至財物散失。所以,當我們布施的時候,應該以至誠心親手布施,布施了後,應該歡歡喜喜,不應悔恨,這樣才得大果報。
法施有甚麼功德呢?法施的功德是雙重的,因為說法者以及聽法者都有功德。法施令眾生了生死,又令說法者及聽法者斷無明、成佛作祖,所以法施能出生聲聞、緣覺、菩薩、佛。如果我們不懂說法,可以請法師說法,也是法施的一種。教人誦經、教人背一四句偈、教人念佛,都是法施。印經和流通佛經,亦是法施。
布施的人有兩種:(一)捨財不能夠捨施。布施時,見有我能布施,見有所施的財物,見有受施的人,見有布施這一法,有人相、我相、及法相,是生滅的有為法,有為法即世間法,故名為世間檀,來世在世間受檀的果報,永不能出離這個世間,即是不能到佛的彼岸,所以,只稱為布施,不名為布施波羅蜜。
(二)能夠捨財又能夠捨施。觀財物、施者、受者及布施之法都不可得,是出世間檀,能夠度生死河,到佛道的彼岸,是名布施波羅蜜。
布施是一個因緣法,有因有緣才可以成就布施。例如有我願布施、有財物,但是無受施的人,布施就不成就。有財物、有受施的人,如果我不願布施,布施又不成就。如果我願布施,也有受施者,但是沒有財物,布施亦不成就。
布施是由最少三種因緣和合才成就,三種因緣之中缺少任何一緣,布施之法都不成就,何必貢高我慢,執著有我能布施,有我施出的財物,又有受我布施的人。因執著而生憍慢,因憍慢而入生死。不執著而行布施,就是無相布施,是真真正正的布施波羅蜜。
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法」指有、空,二種法。不住有法即內不著有能施的我相,外不著有受施的人相,中間不著有所施的物相,是謂三輪體空。非但不著有相,亦不著空相。著空便是小乘人,大乘菩薩應該從空出假而行於布施,終日布施,終日不著布施之相,名為捨財又捨施,所謂百花叢裡過,一葉不沾裳。
金剛經又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布施無相,虛空亦無相,無相與無相雙合,故無相布施,福德廣大,猶如虛空,其福不可思量。
若心有住,即有取著,便是慳貪。慳者以賤物施,或是慳惜不施,因為著了物相。貪者自不施人而更貪求別人財物,或是貪求布施的福報,成有漏之因,更受生死,不能到涅槃彼岸。
証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世人因布施而得福,恣情享樂,在享樂中又恣情造業,命終之時,福盡業在,墮惡道中,故云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是指三輪體空,捨財又捨施之法,能度生死河到彼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