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治療師大多以紅色和綠色頻率,處理性功能障礙。綠色是紅色背後的力 量。大多數性功能的障礙,都是由於背後缺少信任的力量。信任是一項位於心輪的特質
。換句話說,心輪缺乏是性功能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心輪不夠開放,缺少相關的特質, 都會影響拙火。
因此,性功能障礙的第一個氣輪,必須同時以紅色和綠色頻率處理。
醫藥界對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說法是,因為她曾經剖婦生產。剖婦生產對於第一個 氣輪能量的流動,具有非常破壞性的影響。剖婦生產切除三個頂點,嚴重損害第一個氣 輪產生紅色生命力的能力。
曾經剖婦生產的婦女,必須重新建立連接能量的頂點,保持氣輪的轉動。只要第一 個氣輪的能量持續,身體就會健康並且充滿活力。
有時候頂點也會自然地重新接通,若未如此,治療師應該輸入紅色頻率,作必要的 連接。
在婦女剖婦生產之後,或是更年期,使用荷爾蒙、雌激素,取代先前卵巢所產生的 荷爾蒙。腎上腺也產生少量的雌激素。卵巢持續產生雌激素,婦女的皮膚看來就會較年 輕。事實上,老化是因為荷爾蒙、雌激素的分泌減緩,兩者是整個區域紅色振動的頻率 調節器。任何地方,只要紅色能夠平衡,每個皮膚細胞都能夠完美地再生,像先前一樣 。雌激素的品質,並不是重要的因素,雌激素穩定的程度,振動產生的持續性,才能使
我們年輕而有活力。擁有雌激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都有紅色,持續且完整。雌激 素是這種頻率必需的調節器。
機會性的病毒和感染:治療性行為傳播的疾病第一個氣輪的疾病中,因為性行為而 傳播的疾病,可能是我所質疑的疾病之首。在我們的社會中,此類疾病中最常見,同時
影響男性和女性的是疱疹。治療疱疹像治療癌症一樣,要改變細胞的結構。有些醫生認 為疱疹病毒可能是形成某種癌症的前兆。疱疹病毒的移動及繁殖非常迅速,傳播性高。
細菌是寄居人體的微生物,病毒卻可以寄居在單一的活細胞(主體細胞),從藏身之處 得到力量,繁殖並且蔓延到其它細胞。
病毒可能潛伏在主體細胞之中,起初的作用並不明顯。它可能摧毀細胞,但使細胞 在死亡之前分裂,用來繁殖病毒;或是轉變細胞,使它異常成長而致癌。有些病毒造成 潛伏性的感染,在一段靜止狀態之後,定期而嚴重的間歇性活動。疱疹就是這種情形。
細菌感染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感覺(通常是指憤怒),病毒感染則表示我們要改變思 考的方式;不是意見,而是意識中「整體的改變」。
性行為傳播的疾病(STDs)在最近變得普遍;很多都是病毒,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性 行為並沒有充分表達根氣輪的活力及熱情。疏離了力量的某些重要部份,保留自己和別 人生命的力量。這種斷層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空間,使「投機性」病毒得以發展。火的缺 乏創造了病毒生產的環境,它寄居在比細菌更高,更冷的頻率。
處理病毒的STDs,例如疱疹和AIDS,必須同時採討一個人的生命力量,及有關的倫 理、態度及意識。一夜風流的時機已經過去了。
這些病毒的出現,使我們整體的意識中產生一項改變,瞭解性的結合是兩個生命力 量神聖的參與。對於融和的能量、品質與種類,我們都必須更有選擇性。
細菌容易發炎,因為它們寄住在較慢、「較熱」的紅橙色調波。
它們不像病毒,不會在較高、較快、「較冷」的頻率生長。所以治療師應該輸入「 冷」的能量,像是藍色和綠色,抑制它們的繁殖。
治療病毒時,我的經驗是,紫色頻率最有效。紫色讓心靈參與,有效地改變意識, 紅色重建生命力量。我們要做的不只是「燒毀」病毒,還要「燒掉」患者意識中對健康 的障礙。病毒的意識是一種思想(我們如何思考)及生命力量(我們如何生存)的交互 作用。這些時常是片斷或相互對立,必須加以平衡。健康的意思是完整,讓我們的周遭 充滿帶來光明和生命的人與事物,同時能夠辨別「敵人」--帶走光亮和生命。我們必 須學習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運用憤怒和性,整頓身體,促進成長,提升活力和生命力。
這一代已經感覺到太多的不安,核子災害的烏雲飄在我們的頭頂,非關個人;我們沒有 能力選擇「好的」,安全、健康,充滿光明;病毒和疾病蔓延,自動免疫系統無法、也 不能保護我們不受侵害,甚至滅絕。
免疫功能減弱,使得某些嚴重的疾病(AIDs)愈來愈流行。這些是投機性的病毒及 感染,當身體受到侵害,免疫系統無法防衛,這些感染及疾病抓住「機會」佔據「讓步 」的系統。除了AIDS之外,另外兩種主要的投機性疾病,最近也受到重視,其中之一是 假絲酵母菌(Candida),那是一種系統性的細菌性疾病,及EB病毒( Epstein-BarrVirus)。
假絲酵母菌常被稱為「酵母菌」傳染,因為其類似酵母菌,通常寄居在口腔、外陰 部及腸管。長期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四環素),會殺死身體內對抗細菌的正常細菌,使 假絲酵母菌有機可乘。
假絲酵母菌感染最常見的情形是造成腸及外陰部發炎。治療時最大的困難是處理它 所產生的過敏反應。身體變得過分敏感,對以前從來不會敏感的事物亦然。
治療假絲酵母菌感染,最常用的是制黴菌素(Nystatin),一種對抗細菌的抗生素 。大部份的病患,在飲食中都必須儘量避免糖及酵母基的食物。假絲酵母菌在高熱潮濕 的環境中,特別活躍及容易繁殖。
因此,較高(較冷)的能量頻率在治療時最有效。當身體最好的防衛機制--免疫 系統讓步時,所有「機會性」的感染,包括假絲酵母菌,都變得難以治療。
EB病毒(EBV)是最新發現的第五種疱疹病毒。EBV像其它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樣,是 潛伏性的,持續一生寄居在身體裡面。除了急性的單核細胞增多症之外,EBV與伯奇氏 淋巴瘤(Burkett'slymphoma),一種罕見的淋巴癌也有關。EBV在不覺中繁殖,轉變成 白血球細胞,B淋巴球。唾液或血液中出現被EBV感染的細胞,並不代表疾病;
終生帶著EBV,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是無關緊要的。
Epstein-Barr被某些人稱為「雅痞」症,因為大多流行在年輕,通常是受過良好教 育,相當富裕的專業人士。這種病毒像許多感染性的病毒,在虛弱的系統中生長茁壯。
一個受到EBV感染的人,症狀可能與傳染性單核症類似──發燒、喉嚨痛、腺體腫大, 極度疲倦。
疲倦是最典型的症狀。大多數的人都輕忽身體的損耗情形。智性的優越感使人不相 信自己的免疫系統衰退。EB病毒不特定寄居於身體的某個部位,甚至侵入最脆弱的神經
系統。EB病毒除了在不同的人身上感染不同的部位,甚至在同一個人身上,經過一段時 間之後,感染不同的部位。
我們對病毒的性質愈瞭解,愈能明白病毒在身體內不同的作用。
這一代對病毒的發現,增進我們對身體的認識,就像上一世紀發現細菌的情形一樣 。細菌及病毒都是活的有機物,細菌可以寄住在任何環境、土壤、水、空氣或有機物, 植物及動物的身體,而病毒一旦離開寄居的細胞,就可能成為無生命的粒子。然而,病 毒的感染比細菌感染更不容易治療。其中一項原因是,細菌和病毒都非常微小,細菌是 單細胞的有機體,而病毒小到能夠在一個單細胞中生存與成長。與細菌相比,病毒可以 被視為原子。細菌的寄主有明顯的特性,病毒則像一個變動的原子,沒有特定的個性, 更適當的說法是,不斷地改變個性。病毒像原子一樣,存在任何有生命的地方,接受個
性。若是如此,則病毒嘗試「教」我們作必要的改變。
傾聽拙火生命的過程,意識的步調,從肉體開始。不論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先感覺 到或經驗到,才能「知道」。個人的選擇及決定,應該從拙火「升起」,但是,身體通 常相當麻木,這可能是漫長的、緩慢的過程。
我們在尋找朋友、教師及伴侶時,必須考慮光的品質,而不是外表;不是他們所說 的情形,而是身體在他們出現時的感覺。我們時常為了錯誤的原因而選擇朋友或愛人。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有些父母的光不夠多,或是以不當的方式造成某種傷害。結果,我 們逃避具有豐富能量的人,認為能量低的人比較安全。這種情形使我們無法如願追求有 力量的生活。拙火告訴我們故事,個人及文化都要學習傾聽,那是生命本身的故事。
生命的故事中,不變的主題是改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去了。
如今沒有什麼是不變的
政治、社會、個人或細胞。改變代表新時代要接納及掌握改 變。在細胞的層次,我們知道無法掌握的改變,可能產生致命的癌症,導致萎縮或死亡 。掌握改變不只是在意識上瞭解生命,追尋帶著光亮的本質,還希望能強化自己,防衛 蔓延的疾病。
在意識上選擇接納並控制改變,可以開始在意識上選擇整體的進化。這些 是每一位治療師在治療疾病時必要的考慮。讓每一個想要維持強而有力能量系統的人, 能夠面對不斷改變的星球及進化意識的挑戰。